發改委發布公告表示,近期將發放2022年第一批1%關稅配額外滑準稅配額,數量為40萬噸,全部為非國營貿易方式,僅限用于加貿方式進口。
1、本次滑準稅配額發放公告與之前相比有所不同:一是從措辭來看,與前幾年相比,明確表示為第一批,也就意味著只要市場有需要,可能還會有第二批和第三批,這也為后面根據市場情況采取政策的靈活性打好了基礎。二是發的早。從近幾年發放時間來看,最早是在4月上旬,此次發放明顯早于往年,主要是由于新疆棉禁令未見緩解,企業反饋表示紡服出口需提供包括棉花原產地證等全套單據,出口訂單對進口棉存在剛需;加之國內本年度棉花成本高企以及內地產量持續萎縮,進一步增強進口棉需求。三是第一批40萬噸僅限于加貿配額,點對點投放。
2、滑準稅配發了之后,紡企能買什么?目前本年度美棉銷售基本完成,剩余可簽量極為有限;澳棉在中澳關系未見明顯緩解之下,進口仍存在較高難度;巴西棉下半年即將上市的22年度棉花銷售進度已在70%左右,目前船貨基差也持續堅挺。國內保稅現貨來看,目前青島及周邊進口棉庫存量仍在30萬噸左右,以巴西棉、美棉和印度棉等為主。在當前全球供應鏈困境再度加劇,俄烏沖突之下運力再度緊張運費高漲之下,不管是從使用的便利性還是性價比角度,保稅棉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3、對于市場來說,會有什么即時的影響嗎?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當然在原本就基本面外強內弱的情況之下,此時配額的發放對于美盤會起到進一步提振作用。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下游需求情況,以及由此對于紡企采購心態和意愿的影響。從進口棉市場近期走貨情況來看,前期2月份在21年配額消耗需求以及棉價短暫下行之后,進口棉及新疆棉分別在2月份和3月份出現了部分成交走貨。但由于缺乏下游訂單和利潤轉好支撐,近期成交再度歸于平靜。在下游需求尚未出現明顯向好拐點以及進口紗近期價格走低成本優勢再度凸顯之下,滑準稅配額的發放可能在短期內很難帶來進口棉成交的明顯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