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各地區加大防控措施,堅持“動態清零”,對部分棉紡廠生產、運輸、銷售及部分輕紡市場貿易商營業造成一定影響。繼東莞大朗羊毛交易中心、杭州四季青服裝街區等暫停休市后,3月8日湖州織里中國童裝城、織里國際輕紡城也發布公告無限期閉市。河南、山東、河北等地一些中小棉紡廠反饋,隨著疫情防控升級,不僅棉花采購、運輸受到一定影響,且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沿海地區織布廠、棉紗貿易商詢價、采購、發貨也較2月中下旬減緩,在棉紗累庫存逐漸不斷加重、流動資金趨緊的前提下,階段性減停產預期增強。
從調查看,進入3月上旬國內棉紡廠棉花等原料采購仍未現多少起色,補庫期再次向后推遲,與大中型用棉企業工業庫存穩中略降相比,小紗廠、小布廠則堅持依單采購、隨用隨買的原則,盡可能將棉花、棉紗庫存降至低位,規避風險。
3月9-10日疆內監管庫“雙28”(或單29)機采棉公重報價集中在22650-22750元/噸,“雙29”機采棉公重報價22780-22900元/噸,報價相對穩定,并未隨鄭棉主力CF2205合約寬幅調整而劇烈波動。
新疆某中型軋花廠表示,近期國內疫情復發、美國考慮調整對中國貿易政策、俄烏沖突導致棉紡織品服裝出口不僅運費增長,且接單困難及大宗商品持續上漲推高棉花棉紡織品生產成本等,棉企擔憂不斷升溫,對2021/22年棉價反彈預期明顯下調。另外有企業反映,近期金融機構信貸催收力度有所加大,軋花廠現金流趨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