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網紅帶貨”亂象不斷,消費者投訴持續攀升

        評論

        電商直播風起云涌。眾多明星、網絡紅人通過直播推薦商品,觀眾“一鍵下單”。“網紅帶貨”方便快捷,有互動效應,頗受歡迎。但是,以這種方式購買的商品質量到底如何?“網紅”直播靠譜嗎?

        “網紅帶貨”亂象不斷,消費者投訴持續攀升

        江蘇南通市民楊先生觀看了某直播平臺的主播帶貨后,購買了一床鵝絨被。主播直播時,稱該鵝絨被填充物為100%鵝絨,面料為全棉防羽布。但楊先生收貨后發現,面料是化纖布,且被子里面填充物是垃圾棉。

        楊先生的遭遇并非個案。一些消費者向記者反映,通過直播購買的一些商品不僅質量差,還是“三無”產品,無任何保障。

        “之前在直播平臺看到,一位擁有50多萬粉絲的主播推薦一款洗衣液,稱效果非常好。但購買后發現,竟然是小作坊生產的‘三無’產品。”濟南市民李霞說,這款“鸞凈洗衣液”無生產日期和生產廠家,瓶身也沒有貼任何標簽信息,根本不敢使用。

        此外,不少消費者反映,直播購物的售后體驗比較差。有的“網紅”主播只顧銷量,漠視消費者的售后服務要求。南京大學學生姚菲告訴記者,之前看到某“網紅”直播推薦后購買了一雙靴子,但收貨后發現尺碼不合適。她申請退貨,但遭商家拒絕。“最終還是平臺介入,反復與商家協商后才成功退貨。”

        記者從江蘇、山東等地消保組織了解到,關于電商直播帶貨的消費投訴越來越多。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直播平臺購買過物品的消費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遇到過“三無”商品及商家售后服務態度差的問題。2019年,山東省消協受理的133起電商購物投訴中,與直播帶貨相關的占近半數,其中廣告宣傳與實物不符為突出問題。

        中消協不久前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六成消費者擔心商品質量問題,超過四成消費者擔心售后問題。不少消費者還認為,直播帶貨中“夸大其詞”“假貨太多”“貨不對板”等問題同樣突出。

        數據造假嚴重,行業魚龍混雜

        記者了解到,與傳統電商賣家全權負責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不同,“網紅帶貨”模式多為商家與經紀公司合作,由經紀公司安排“網紅”推廣產品。

        某經紀公司工作人員劉冬告訴記者,經紀公司只與商家約定帶貨的產品和流程,對產品質量的把關并不嚴。帶貨的“網紅”很少會事先對產品進行全面了解,工作內容只是在鏡頭前進行產品推薦。因此,由于產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帶貨直播“事故”屢屢發生。

        除了流水線式的接單,經紀公司還會與合作商家約定,根據帶貨效果收取傭金。不過有商家告訴記者,“網紅”在鏡頭前帶貨、經紀公司在鏡頭后刷流量已是行業慣例。

        此前,微博粉絲380萬的某時尚博主為一款產品進行線上推廣,相關視頻在發布一天后瀏覽量達353萬,評論中表示已經下單支持的粉絲不在少數。但最終商家發現,數據造假現象嚴重,產品銷量為零,隨后微博平臺對相關賬號進行了處理。

        記者加入一個專刷視頻流量的微信群。群內刷視頻評論量、瀏覽量、觀看人數、互動人數的廣告鋪天蓋地。多位發布廣告的人員宣稱,除可以刷各種基礎數據外,還提供“代開直播間”“視頻推熱門”“更改銷量”等“服務”。

        記者發出刷流量的需求,隨即有多位成員表示可以提供“服務”。費用方面,刷20萬瀏覽量加1000條評論,一般報價100元。“視頻推熱門”等項目,則根據直播平臺不同,收費為5000元到5萬元不等。一位廣告發布者表示,“現在團隊主攻幾大短視頻平臺,每天能接上百單,八成以上是生活用品和服飾類的訂單。”

        平臺對產品質量疏于把控,也導致“網紅帶貨”各類問題頻現。山東一家電商公司負責人苗雨說,傳統電商平臺對產品質量和服務有比較嚴格的要求,頭部商家往往有很強的綜合實力;但“網紅帶貨”目前多在短視頻平臺上流行,這類平臺對產品質量缺乏明確的準入門檻和規范標準,“三無”產品和小作坊借機進入,導致行業魚龍混雜。

        亟待加強對直播帶貨的法律規范

        中消協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提到,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已達4338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總規模還將繼續擴大。

        專家認為,對豐富電商銷售模式、拓寬銷售渠道而言,直播帶貨是一種順應潮流的創新;但應當通過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加以引導,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目前,電子商務法對電子商務平臺責任已有規定,但對短視頻這類平臺在電商行業中的性質,暫無明確規定;有關部門可進一步明確各類短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之間的性質、關系,完善相關法律規定,避免直播帶貨領域成為法律空白地帶。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認為,直播平臺要提高準入標準,完善誠信評價機制。例如,平臺應進一步完善內容審核機制,約束商家建立完備的售后機制。相關監管、執法部門可建立針對直播平臺的網上巡查機制,在全網開展數據打假行動,防范數據欺詐行為。對于存在售假、偽造流量等行為的主播、“網紅”,應列入失信名單,定期向社會公布。

        山東省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直播購物遇到的問題來看,多數消費者極易被夸大宣傳或虛假信息所誤導,存在沖動消費行為。消費者在購買前應確認自己的實際需求,了解商品詳細信息,在交易中保留必要的交易憑證。一旦發現權益受損,及時聯系消保組織揭露和舉報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邵魯文、鄭生竹

        標簽: 直播 產品 消費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