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地居民家庭提供3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限購一套住房。
3、已擁有一套住房,或無法提供3年以上本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家庭,停止再次購買。
1、資質是否齊全。
【資料圖】
無論買現房還是期房,房產五證都是必須要有的,很多開發商為了加速資金回流,可能會在五證不齊全的情況下提前售房,然而這樣會存在很多風險,比如房子質量不過關、不好辦理房產證、甚至還容易遭遇樓房爛尾風險等等,所以買房前一定記得檢查開發商是否五證齊全,即《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2、了解房源優勢。
每一個樓盤都會有其側重宣傳的特色,比如居住環境、戶型特征、配套設施、物業服務等等,現如今人們買房更注重居住的舒適度,所以提前了解清楚房子的主打優勢,這在對比不同樓盤時會更輕松,同時也對之后的選房更有幫助。
3、問價格。
相信每一個買房的人都十分在意房價,尤其一些資金有限的家庭,都更希望自己能少花錢買房好。不過開發商在宣傳期間報出的價格通常是樓盤的均價,但現在不同樓棟,不同樓層,不同戶型的房子價格差異很大,均價基本沒啥參考價值,所以當你看中某一套房子時,一定要提前詢問房子的單價以及總價,更好的做到心里有數,以免超了自己的預算,給日后生活造成過重負擔。
4、公攤面積有多少。
買房時,面積越大總價越高,然而房子面積包含套內面積和公攤面積兩部分,前者是指房子的實用面積,也就是我們平時居住生活的場所,而公攤面積則是指整棟樓業主共用的空間部分,像樓道走廊、公共門廳、電梯井、樓梯間等等。如果兩套房面積相同,但其中一套的公攤面積過大,那么實際得房率會很低,這樣算下來是非常不劃算的,因此公攤小的房子會更有賣點,所以大家在買房時要先弄清楚房子的公攤情況,再決定自己最終該入手哪套。
5、投入使用時間。
配套設施不僅能便捷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能增加房子的附加價值,除了基本生活配套外,像學校、商圈、公園等更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但是當你入住后,這些配套還沒完成建設,那么再好的資源也都無法享受。比如房子屬于重點名校片區,但是學校還沒成型,那么有上學需求的孩子是不能享受學區資源的。除此之外,入住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還將忍受嚴重的施工噪音以及灰塵等污染,非常影響居住品質,所以建議提前詢問清楚配套投入使用時間,以免耽誤正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