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在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生豬產業峰會上表示,國內養豬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數量增長的高利潤期,第二階段是質量提升的低利潤期,第三階段是價值創造的微利期。目前,國內養豬業處于第二階段,行業技術、裝備和管理快速提升。
近年來中國生豬養殖發展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豬肉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力度,鼓勵農民投身養殖業。當然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養殖場規模小、分散,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導致生產效率不高。其次,養殖業還存在著疫病防控、環境污染等問題,給養殖業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政府和相關部門將繼續加大對養殖業的支持力度,推動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生豬生產形勢逐步好轉
(相關資料圖)
我國作為擁有悠久養豬歷史的農業大國,生豬生產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至2018年生豬年出欄量在7億頭左右,受非洲豬瘟疫情、“豬周期”以及部分地區禁限養等因素疊加影響,2019年我國生豬存欄及出欄數量產生較大程度的下降,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生豬存欄31041萬頭、出欄54419萬頭,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國家發布促進生豬生產恢復一系列政策措施,生豬生產形勢開始好轉。2021年全國生豬存欄44922萬頭,同比增長10.51%;出欄67128萬頭,同比增長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國生豬存欄規模和出欄規模均為43057萬頭。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始終維持在1萬億元以上
作為第一大生豬生產國與消費國,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規模龐大。在此,將生豬出欄量*出欄均重*生豬均價作為衡量行業市場規模的標準。其中,生豬出欄量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生豬均價采用22省市生豬均價的年均價,出欄均重按照120kg/頭計算。2016-2020年,雖受豬價波動與出欄數量變化等因素影響,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始終維持在1萬億元以上。2020年在豬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2.16萬億元。2021年,受到生豬價格下降的影響,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規模下降至1.63萬億元。
——牧原股份生豬出欄量高居行業榜首
從生豬出欄量來看,2021年中國13家生豬養殖上市企業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和大北農位于前五名,生豬出欄量分別為4026.3萬頭、1492.7萬頭、1321.7萬頭、980.0萬頭以及430.8萬頭。
生豬出欄量增速角度看,牧原股份、大北農、傲農生物、巨星農牧、羅牛山同比增速均超過100%,同比增幅分別為122.3%、132.8%、141.1%、192.1%、156.2%。
秦英林表示,在養殖業務方面,公司目前依然將降低成本作為重要的經營目標。從公司內部優秀養殖成績來看,公司整體生產成本有進一步下降空間。下一步,公司將從生豬育種、營養研發、疫病凈化、智能化創新等技術元點發力,實現業務底層突破,用技術創新大幅提升現有資源生產轉化效率,將不斷提高的技術水平轉化到生產成績上,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表示,今年下半年生豬市場整體的供給是相對充裕的,生豬價格觸底后的反彈更多的是季節性反彈,整體上漲空間和速度有限。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