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
超薄、可彎曲的太陽能電池來了!
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5月25日消息,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成功開發了一項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技術。該技術能使柔性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像紙一樣進行彎曲、折疊,光伏轉換效率大于24%,且能夠實現商業化大規模生產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目前,該項研究成果被刊發在5月24日的《自然》雜志上,并被選為封面文章。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劉正新表示,此次研究通過簡單工藝處理實現了柔性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并在量產線驗證了批量生產的可行性,為輕質、柔性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行的技術路線。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根據半導體材料的不同,可以將太陽能電池分為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晶硅電池是研究最早、最先進入應用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按照材料的形態可分為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其中單晶硅電池根據基體硅片摻雜不同又分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單晶PERC電池即為P型單晶硅電池,而TOPCon、異質結、IBC等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主要是指N型單晶硅電池。
最早時,單晶硅太陽電池光電轉換率僅5%左右,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提升至26.8%,接近理論極限29.4% ,單晶硅太陽電池已成為光伏行業采用的主流技術,主要應用于分布式光伏電站與地面光伏電站。
太陽能電池產量不斷創新高
我國光伏行業于2005年左右受歐洲市場需求拉動起步,經過十幾年發展,已建立了完整的市場環境和配套環境,成為我國為數不多、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太陽能電池屬于光伏產業整體的一環。
目前我國太陽能電池行業隨著光伏行業整體技術的不斷成熟,國家補貼的不斷滑坡,行業發展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從我國太陽能電池生產數量來看,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從2015年以來波動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產量增速也僅是較2019年小幅下降,2021年1-11月,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已達到21113.5萬千瓦,已超過2020年全年的數據。
需求將推動行業產量持續快速增長
隨著我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光伏技術的不斷成熟,太陽能電池產品發展將趨于智能化、輕量化和集成化。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2021年我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產量將隨著碳中和碳達峰政略的落實以及全球對環保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從而繼續保持高增長,行業產量將突破23000萬千瓦。預計202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將達到85000萬千瓦,年復合增速約30%。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