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全球為之瘋狂的“蛇皮袋”,藏著一筆40萬億的大生意|微動態

        評論

        對普通人來說,如果要找出一件商品代表“中國制造”,或許不是C919大飛機,也不是高鐵這樣的大國重器,而是毫不起眼的編織袋,有著經典的藍紅白條紋。


        (相關資料圖)

        在國內,我們稱之為“民工袋”、“蛇皮袋”,外國人叫它"China Bag",有趣的是,它還有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名字。

        在英國,它叫“孟加拉袋”、在德國叫“土耳其袋”或“土耳其棺材”、在美國叫“墨西哥袋”、在南非叫“津巴布韋袋”、在尼日利亞一度被叫“加納人必須離開”袋(“Ghana Must Go” bag)……

        它也是奢侈品牌的靈感繆斯,2007年LV設計的“蛇皮袋”與春運綠皮車上涌動的編織袋如出一轍,只不過打上了LV的大logo,售價2萬5;2016年Balenciaga秋冬款包Bazar,就是藍黑白條紋和橙綠藍條紋編織袋,售價1萬8。

        "China Bag"身上所交織的復雜性、流動性,昭示曾經的“Made in China”,“三來一補”、低端、廉價、勞動力密集,也是中國商品孜孜不倦奔赴出海的一道弧光。

        首破40萬億元,外貿第一大國六連冠

        從2005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0萬億元,到2010年、2018年分別突破20萬億元和30萬億元關口,再到2022年的40萬億元門檻,我國外貿規模勇攀一座又一座高峰。

        日前,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7%,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

        而另一項指標,當前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7%,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呈現出了中國外貿的強韌性,令人動容,也離不開外貿大省們分秒必爭出海搶單。

        去年7月,寧波、杭州、嘉興等率先行動,去日本、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參展、洽談、簽單,此后,國內各省市掀起了一股包機出海搶單的熱潮。

        頻率上,月月成團;行政級別上,省級層面成團;模式上,“百團、千企、萬人”,包機、拼機、航班;一個電話,“商務局領導從首爾飛到仁川”!

        不只是外向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西部的四川、中部的湖南、北方的遼寧、吉林也摩拳擦掌。

        “中國制造”,正想方設法地走出去!

        仔細看這份外貿成績單,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從外貿主體看,民營企業表現不俗。2022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9.8萬家,增加5.6%。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占比重達到50.9%,提升2.3個百分點,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

        從產品看,2022年我國工業制品出口增長9.9%,拉動整體出口增長9.4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

        高技術制造業發展迅速,帶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金額從2018年的49373.92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63391.2億元,占出口總額的比重比從30%提高至35%。

        具體來看,在2022年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中,計算機與通信技術占比高達55.9%,其次為電子技術,占比為27.4%,第三則為生命科學技術,占比6.8%。

        若與五年前的數據相比較,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的出口金額增長了2倍以上,電子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材料技術增長迅速。

        這背后,與“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

        2017年,“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表述,此后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各大會議等頻繁出現。

        2018年,工業領域的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取消船舶建造、飛機制造外商準入限制,以及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商股比投資限制,明確了其他類汽車開放時間表和路線圖。以此為標志,一般制造業已經基本上實現對外資全部開放。

        我國在重點領域的創新也取得不俗成果,如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全球首架交付,制造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斷推進,高端化步伐加快,數據顯示,2022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增速4.4個百分點。

        而我國出口的商品不再是從前以"China Bag"為代表的初級產品,漸漸以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成為主力。

        “中國制造”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向價值鏈高端!

        尋風口,抓機遇

        影響外貿的因素有很多,回看近五年的出口數據,可以看到兩股風,國家、企業、個人置身其中,博弈找出路。

        一股是捉摸不透的風,諸如突發事件,如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

        醫藥材及藥品往年出口不過百萬噸,金額也不過千億出頭,尤其是人用疫苗,出口金額不足10億元,但在2021年卻迎來暴漲。

        2021年,醫藥材及藥品出口146.41萬噸,同比增長11.4%,出口金額3205.54億元,同比增長101.2%,其中人用疫苗出口4996.6噸,同比增長2950.3%,出口金額1010.36億元,同比增長5264.1%。

        毫無疑問,這一輪人用疫苗出口數量和金額的大漲與新冠疫苗大幅出口有關。當時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被發現后,迅速流行開來,致使海外病例激增,疫苗需求大大提高。

        從出口去向來看,這些疫苗主要流向了印尼、巴基斯坦、阿聯酋等國家,基本上都是醫藥產業基礎薄弱,研發能力相對較低的地區,既是生意,也是人道主義援助。

        對于生物醫藥企業來說,相當于站上了“風口”。

        2021年,明德生物歸母凈利潤在2020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同比再增201.37%;新冠檢測試劑出口龍頭企業之一的東方生物,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近50億元,同比增長193.33%;圣湘生物2021年報中稱,國內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出口量第一,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發貨量同比增長135%。

        不過,到了2022年,人用疫苗出口數量830噸,同比下跌83.4%,出口金額64.48億元,同比下跌93.6%。這是因為新冠病毒經過多次變異,致死率、致病率已經大幅降低,海外普遍施行寬松的防疫政策,且疫苗接種率較高,人用疫苗行情隨之恢復正常水平。

        類似的還有煤炭。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煤炭年度市場報告《煤炭2022》,指出俄烏沖突的爆發極大地改變了2022年全球煤炭貿易、價格水平和供需模式。

        國際煤炭行情看漲,我國煤炭出口也跟著水漲船高。2022年,我國煤及褐煤出口400萬噸,同比增長53.7%,出口金額81.68億元,同比增長149.9%;焦炭及半焦炭出口893萬噸,同比增長38.7%,出口金額264.26億元,同比增長73.1%。

        去年榆林就憑借豐富的煤炭資源,拉動經濟增長而成功出圈。2022年榆林GDP達到6543.65億元,相比2021年增量達到1108億,名義增速達到20.4%,實際增速也達到5.6%;外貿進出口總值創新高,其中出口26.48億元,同比上升64.47%。

        煤炭企業披露2022年業績預報,利潤大增!

        “煤炭一哥”中國神華預計2022年凈利潤687億元-707億元,同比增長36.6%-40.6%,創16年最好業績;兗礦能源預計2022年凈利潤約308億元,日賺近億元,同比增加89%;陜西煤業預計凈利潤為340億元-362億元,同比增加58%-68%;山西焦煤預計盈利98.25億元-118.29億元,同比增長93%-132%。

        另一股是有跡可循的風,看懂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能源的兩次運用,人類工業文明跨越兩大臺階,但傳統能源所帶來的高污染以及資源消耗殆盡等問題,讓新能源乘勢而起。

        新能源產業,與我們普通人距離最近的毫無疑問就是電動汽車了。如果說從前沒有實力抓住汽車工業革命,當下正在發生的新能源汽車革命,中國不僅憑實力抓住,而且占主導地位。

        五年出口數據顯示,2018年電動載人汽車出口數量不過14.7萬輛,出口金額也不過區區34億元,到了2022年,電動載人汽車出口突破百萬輛大關,出口金額翻了48倍,達到1635億元,我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最多的國家。

        不過,這里電動載人汽車并非單指電動汽車,包括了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客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2019年之前,統計的為“純電動轎車及越野車”,2020年開始出現單獨的“純電動汽車”出口統計。

        電動載人汽車出口數量的飆升,可以說全靠“純電動乘用車”一己之力拉動。此外,新能源產業相關的出口也迎來增長,其中,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出口分別增長67.8%、86.7%。

        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逾186萬輛,出海走向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長安汽車加快東南亞基地、歐洲總部建設;吉利汽車推出換電品牌睿藍汽車,奔赴越南、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等市場啟動海外路試項目。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認為,“借助產業先發優勢,多家整車廠、供應鏈企業宣布海外擴張計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出海進程將按下快進鍵,2023年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風生水起的一年。”

        等風來還是主動出擊?

        2月24日,以“改變世界風口、抓準貿易機遇”為主題的2023年前瞻全球貿易發展趨勢報告會將在廣東深圳舉行。

        本次報告會將發布《2022全球貿易投資洞察——大變局之下的機與危》,就現狀、趨勢展開針對性研討分析,為國際貿易產業指明發展方向。前瞻產業研究院將發揮25年產業研究經驗優勢,就未來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下國際貿易產業發展的挑戰及機遇做趨勢分析,進行權威經驗分享。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3-2028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3-2028年中國數字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此袋是吾鄉——當代非洲藝術中的中國編制袋意象》,人間思想

        【2】《新能源汽車“出海”記》,中國電子報

        標簽: 中國制造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