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 以“變革正在進行中” 為slogan的巴黎車展闊別四年,再次回歸。由于各種因素疊加,歐洲各種品牌,如寶馬、法拉利、大眾等廠商集體缺席,而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們卻在車展上大規模亮相,撐起了車展的半邊天。比亞迪帶去了BYD ATTO 3;長城展示了旗下魏牌Coffee 01和Coffee 02;歐拉也將FUNKY CAT GT和THE NEXT ORA CAT兩只“貓”推上了展臺……
正如此次車展的slogan是“變革正在進行中”,當今中國汽車工業在電動化變革下也在不斷走向世界。
(資料圖片)
40年過去,中國汽車實現了逆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201.5萬輛,首次突破200萬大關。2022年1-11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了278.5萬輛,同比增長了55.3%,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59.3萬輛,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預計,2022年全年中國汽車出口將突破300萬輛。
(圖片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以新能源車企為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主要面對發達國家市場,2022年1-10月,累計出口排名較前的國家是比利時、澳大利亞、英國,新能源車正在在撬動發達國家市場。
(圖片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出海方法,各有巧妙不同
不同車企因為規模和產業鏈布局的差距,往往會選擇不同的出海戰略。
有些新能源車企會選擇借著收購國外品牌出海。比如上汽集團借著收購的英國羅孚汽車集團下的品牌——名爵出海,讓其在國際市場走得順風順水,目前名爵品牌連續三年排名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第一。2022年上半年,名爵出海銷量已超過20萬輛。
有些則謹慎地選擇出租的方式。繼比亞迪與全球汽車租賃公司SIXT簽署合作協議為歐洲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后。蔚來也將目光瞄準歐洲的租車市場。10月8日凌晨,蔚來宣布其三款最新車型將通過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開放預訂,但只提供租賃服務,不直接銷售。租賃方式既可以解決初期品牌認知度較低的問題,也可以為未來滲透率提升打下基礎。
出海,仍面臨挑戰
中國車企出海時,面臨著海外市場供應鏈、行業競爭、數據隱私、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挑戰。除了交付時間較長,給海外客戶帶來不好體驗感之外。海外市場還有一個更繞不過去的問題——合規。比如數據隱私問題,全世界主要大國、地區都在陸續實施更嚴厲的隱私與數據保護法規。2018年,歐盟出臺《通用數據保護條例》,2022年年中,美國也開啟了《美國數據隱私保護法》的立法議程。對中國車企來說,這不僅意味著更高的合規成本,其高度倚賴數據的智能化也更難施展。
總體來說,盡管仍然面臨許多出海難題挑戰,出海和全球化仍將是整個行業越來越重要的主題。
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逐漸擴大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