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和黑色素瘤都是皮膚腫瘤,都來自于一個叫做黑色素細胞的細胞組織。不同的是,痣通常是無害的,而黑色素瘤是癌癥,不治療往往是致命的。近日,有一項研究解釋了普通痣和黑色素瘤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么痣會轉變為黑色素瘤。
黑色素細胞賦予皮膚顏色以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照射。在超過75%的痣中發現了黑色素細胞DNA序列的特定變化,稱為BRAF基因突變。而在50%的黑色素瘤中也發現了相同的變化,并且在結腸癌和肺癌等癌癥中很常見。
普遍認為,當黑色素細胞只有BRAFV600E突變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從而產生痣。當黑色素細胞在BRAFV600E上有其它突變時,它們會不受控制地分裂,變成黑色素瘤。這種模型被稱為“致癌基因誘導的衰老”。
這項研究中,團隊采用了患者捐贈的痣和黑色素瘤,并使用了轉錄組學分析和數字全息細胞術。轉錄組分析讓研究人員可以確定痣和黑色素瘤之間的分子差異;數字全息細胞術可幫助研究人員追蹤人體細胞的變化。
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分子機制,可以解釋痣是如何形成的,黑色素瘤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么痣有時會變成黑色素瘤。
研究表明,變成黑色素瘤的黑色素細胞不需要有額外的突變,但實際上會受環境信號影響,即細胞從周圍皮膚的環境中接收信號,給它們指明方向。黑色素細胞在不同的環境中表達基因,告訴它們要么不受控制地進行分裂,要么完全停止分裂。
研究人員表示,黑色素瘤的起源依賴于環境信號,這為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的前景。它還可以通過預防和靶向基因突變來對抗黑色素瘤,也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對抗黑色素瘤。
這些發現為研究潛在的黑色素瘤生物標志物奠定了基礎,使醫生能夠在早期檢測到血液中的癌癥變化。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些數據更好地了解潛在的外用藥物,以降低黑色素瘤的風險、延遲發展或阻止復發,并及早發現黑色素瘤。
題為BRAFV600E induces reversible mitotic arrest in human melanocytes via microrna-mediated suppression of AURKB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eLife》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7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