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信鴿因其能夠找到回家的路,而常常被當成一種通訊工具。它們可以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航行,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凱撒大帝就通過信鴿將他征服高盧的消息傳回羅馬。
以前的研究證實,信鴿有一種叫做“磁感應”的磁感,可以讓它們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導航。關于信鴿磁感應的假說有兩種,為了證實,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
第一種是基于視覺的“自由基對”模型,信鴿和其他候鳥的眼睛視網膜中含有稱為“隱色素”的蛋白質,可以“看到”地球的磁場。
第二種則是信鴿的內耳中有作磁感受器的鐵角質體。這些角質體存在于內耳內30%的毛細胞中,比一粒沙子還小1000倍。
新研究主要是為了驗證第二種假說,因此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磁性顯微鏡。研究結果表明:角質體的磁性不足,無法充當磁感受器。事實上,這些角質體粒子需要強10萬倍才能激活鴿子磁感受所需的感覺通路。
科學家表示,雖然磁感受器的研究未能如愿,但是磁性顯微鏡技術的發展潛力卻是巨大的。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sciencex.com/news/2021-11-pigeons-home-ears-diamond-based-quant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