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糖類的消費量也在迅速增長,并導致肥胖率飆升和齲齒發展。不僅如此,高糖飲食還會增加許多健康風險,包括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和高血壓等等,還會加速衰老,甚至促進癌癥。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證明青春期時的高糖飲食誘導了精神疾病相關的行為表型,包括多動癥、記憶力衰退和感覺遲鈍。
研究人員給年輕小鼠喂食兩種飲食,一種是正常飲食,另一種是高糖飲食,其主要碳水化合物是淀粉或蔗糖。喂養50天后,研究人員對這些小鼠進行了8種不同的行為測試,包括運動活動、聲音驚嚇反應、物體位置測試和迷宮行為等。
研究團隊發現,蔗糖喂養的小鼠在物體位置測試、工作記憶和迷宮行為等方面有顯著降低。這一結果表明,高蔗糖飲食可以誘導小鼠產生精神疾病表型。
研究表明,糖基化終產物(AGEs)可導致各種組織中炎癥和氧化應激的誘導,并導致一個正反饋回路,進一步增加AGEs。有大量證據表明,精神疾病患者表現出促炎細胞因子升高、氧化應激增加的表征。
因此研究員建議,為了身體的各項健康,盡量減少糖分的攝入。
該研究論文題為"High-sucrose diets contribute to brain angiopathy with impaired glucose uptake and psychosis-related higher brain dysfunctions in mice",已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