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把剩飯留到下午或是第二天吃。現在,專家提出:不用隔夜,只要超過8小時就是隔夜飯。
剩飯剩菜中,會有各種危害人身體健康的病毒和細菌,實驗測試后發現:
①氣溫不是太高的話,剩下的飯菜放在外面比冰箱里更安全:
②涼拌菜、海鮮、肉類的剩飯菜易存在致病菌,跟存放環境和存放容器無關。
③雖然有些剩飯菜里沒有致病菌,但是也不能長期吃剩菜,一旦環境改變,也會產生致病菌,危害身體健康。
那要如何保存剩飯剩菜呢?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點”第四點“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中建議: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不要在冰箱里放超過3天,剩飯菜加熱的次數不應該超過1次。
無論剩菜是不是隔夜,在室溫下的放置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特別是蔬菜類,而是要及時放進冰箱。為什么要趁熱?飯菜做好后,當溫度開始下降,細菌也隨之開始“入駐”:4℃~60℃被稱為食物的危險溫度區,細菌在這個區間內會大量繁殖。
當然,趁熱不是說剛出鍋、很燙就放進去。可以提前用保鮮盒或保鮮袋裝好密封,室溫下放一會兒,在不低于60℃(感覺到燙但不會燙傷)之前,放進冰箱冷藏或冷凍保存。
推薦用帶蓋的、容積較小的方形或長方形保鮮盒,減少串味,還能防止水分蒸發。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