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成股份(股票代碼:600965)披露了2021年一季度報告,這個隸屬于李福成的上市公司在報告期內營收同比增加了27.63%,達到了2.88億元。但盡管如此,有投資者說:“福成股份也回不去2017年16元/股的巔峰時刻了。”現在,其股價維持在5元/股左右,市值不足45億元。從2017年至今,福成集團究竟發生了什么?
已經年過古稀的李福成是燕郊地產四大家之首,也是燕郊的“首富”。憑借著在1987年貸款來的5000元,李福成起家于養殖業,發家于房地產,最終建立了包括餐飲、投資、甚至殯葬等多產業在內的福成集團。
這位“首富”和他的產業靜靜地在北京周邊的燕郊生根發芽。外界一度笑言:“在燕郊,誰也躲不過福成。”以形容其產業覆蓋之廣。
2018年末,因福成集團業務發展陷入僵局,已過70歲的李福成再次掌舵福成集團。而在經歷了樓市的嚴厲調控、疫情沖擊等多場風雨后,“首富”的財富故事究竟還能否繼續?
燕郊滿地“福成系”
在燕郊這個108平方千米的小鎮上,隨處可見福成系的產品。每個工作日的上午9時左右,載滿乘客的814公交車會一輛又一輛地停在國貿大北窯南公交車站。這趟公交車的始發地是燕郊上上城五期。
“早上的時候,排隊坐車的人有百米長。”在上上城五期車站附近經營小生意的一位商戶老板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趟814跨省公交車一共有8站,其中一站是大北窯南站,有3站則和上上城有關,分別是上上城四期、上上城二期、上上城五期。
從上上城四期車站下車后,映入眼簾的就是福澤御園,這是上上城四期的另一個名字。福澤御園南北兩期相映,矗立在馬路邊的兩側。項目內多是高層建筑,灰色的外立面配上深棕色的裝飾墻磚,再加上宛如作文本格子般排列的窗戶,在藍天下異常顯眼。
當年,上上城開盤時,項目宣傳語是“為北漂青年筑夢”,在戶型、價格等優勢下,其成為燕郊樓市的現象級熱盤,攬金超50億元。不少人一邊詬病著“鴿子樓”般的高密度的戶型排列,同時又被其“白菜價”吸引,紛涌而至。后來,上上城被一個接一個復制,周邊出現了“上上城二期”“上上城三期”,房子越蓋越多,名字也越改越多,逐漸變成了“福成一期”“福成二期”“上上城青年社區”等。
2002年9月份,河北福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其是福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在隨后的19年里,福成房地產在燕郊這個小鎮聲名鵲起,可以稱得上是燕郊的“大地主”,其開發的樓盤多集中在一個區域,規模之大甚至讓燕郊這座小鎮上有了一條“福成路”。順著福成路一直走,可以看到福成房地產旗下的一個綜合體,福成·尚街時代廣場。
“燕郊大地主”福成集團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并非一直“一帆風順”。上上城等多個福成項目曾上演過維權事件,且多集中在噪音、質量等問題。
以福成·尚街時代廣場為例,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在2017年就已經入市。不過,目前,項目中的商業業態略顯“荒涼”,《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的過程中并未見到大型超市或者影院。其中,項目的不少商鋪處于空閑狀態,僅有一些小型的餐廳和便利店在營業。而時近中午,店內用餐顧客寥寥無幾,多是美團、餓了么等送餐騎手駕駛著摩托車在街區中穿梭。
而公開資料顯示,福成·尚街時代廣場由公寓和商業街區構成,總規模達24萬平米,包含了大型超市、名品集合店、特色餐飲、影院、休閑等業態,福成房地產自持50%的權益比例。
燕郊毗鄰北京,承載著大量“北漂們”外溢的住房需求。不過,從福成房地產開發的項目來看,前期多個項目并未與城市需求接軌,產品設計美學感也未同步升級。有燕郊本地人向記者戲稱,福成集團“是個在本地發家的‘財主’”。
產業鏈“從生至死”
走進上上城之后,小區門口會有一座顯眼的雕塑——一個揮舞著鞭子的男人和他面前好幾頭形色各異的牛。整個雕塑采用金色為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牛”似乎是福成集團的標志,福成集團的官方logo內也包含有一個帶著巨大牛角的牛頭元素。
回顧福成的創業史,“牛”具有特殊的意義。
1987年,李福成貸款5000元,創辦了三河興隆莊福成養牛場。隨后多年,李福成將主業聚焦于養牛,并逐步向外圍拓展。2003年,福成集團旗下的福成餐飲成立,這是一家以“特色肥?;疱仦橹鳂I,并在此基礎上拓展烤肉、快餐等多品牌經營”于一身的企業。彼時,福成肥牛在全國10余個省市遍地開花,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2004年,福成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主業為肉牛養殖屠宰及食品加工。隨后,李福成成立了福成集團,其全稱是福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農牧業綜合開發、食品加工、餐飲服務、房地產開發、農村建設和改造、金融、商貿、物業管理以及其它項目的資本投資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至此,李福成和他一手打造出的福成集團在燕郊這個小鎮上“風生水起”。2013年12月份,福成股份通過并購的方式增加了福成餐飲,福成集團下屬的這家上市公司以此形成了肉牛養殖+屠宰+食品加工+餐飲一體化的業務。
不過,業務范圍已經囊括了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的李福成并沒有止步,還將業務擴容至了殯葬行業。
在2015年,福成股份通過定增的方式收購了福成集團旗下的三河靈山寶塔陵園項目。2018年,福成股份的殯葬版塊再加一子,其通過現金的方式收購了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園項目。由此,福成股份也成為了A股中唯一一家擁有殯葬業務的上市公司,是名副其實的“殯葬第一股”。
圍繞著整個福成·尚街時代廣場走一圈,可以看到“福成系”的產品坐落四周。福成好房中介平臺打著橙色的招牌在福成集團的地產項目中開門營業。福成肥牛、福成烤肉、福成港式茶餐廳在美食廣場內掛牌,店里飄出陣陣煙火氣。
而再走幾步,福成投資、福成農貿市場的門口也不斷有人進進出出。甚至,上上城五期樓盤外,正有兩名工人踩著梯子,把福成集團旗下的靈山寶塔陵園的廣告宣傳欄掛在墻上。毫不夸張的說,李福成和他的福成集團幾乎滲透了燕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富”緣何再次掌舵?
人們喜歡聽財富的故事。縱觀李福成和福成集團的發家史,可以看出,其正好踩中了每次的經濟熱點。在初期的養殖業中,福成集團憑借著自身的地理位置優勢,將旗下的產品輸送至了北京以及環京區域。
隨后,房地產市場燃起一片熱火,而福成集團進軍房地產行業的時機恰到好處,趕在了中國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緊接著,福成集團旗下的福成股份又并入了殯葬業務,這是一個鮮少有人提起但毛利率高達80%的暴利行業。至于為何如此暴利但鮮有公司觸及,原因是殯葬行業“門檻”較高,相關的從業許可證需要層層審批,企業從業難度非常之大。
李福成已經年過古稀,此前從福成集團“隱退”,集團的業務交由自己的兩個兒子李高生、李高起打理。不過,在2018年,市場傳出消息,這位創始人再度出山接管福成集團。當年,有媒體報道顯示,李福成之所以再上戰場,是因為近年來福成集團的業務陷入了僵局。而值得關注的是,這篇文章至今還掛在福成集團的官網上。
那么,在2018年之前,福成集團到底經歷了哪些大事件?首先,2017年,中國的樓市在經過了“黃金時代”之后,“房住不炒”下的政策嚴控時代到來,2017年6月份,廊坊實施了嚴格的限購政策。一夜之間,燕郊樓市冰封,價格腰斬。此后,燕郊樓市一直處于橫盤期??梢哉f,限購對于重倉燕郊的房企而言是“致命打擊”。
和房地產“黃金時代”一同過去的還有房地產“粗放開發”的時代。分割線從未如此清晰過。房企開始將目光轉向了產品力方面。一時之間,產品快速升級,智慧住宅、綠色住宅、科技住宅還有高端物業涌入,房子的品質以及人們的居住理念都剎那間發生了一場“核變”。
此前,福成集團瘋狂拿地,并在燕郊這座小鎮大批量復制“上上城”,但盡管價格“便宜”,但產品質量也遭受了市場的質疑,在產品力迭代潮之后,其傳統住宅項目已經顯得有些落伍。
近年來,福成集團針對產品也有所升級,2020年11月份,福成房地產推出了商住項目福成·理想匯。“這個項目您放心,是燕郊最大的開發商福成的。”銷售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福成·理想匯憑借著“不限購”“開間或者loft戶型”在3天清盤了1700多套房源。
而在2017年前后,環京區域的環保是重點的整治和查處對象,養殖業也開始進入“謹言慎行”的狀態。同時,記者在查閱了福成股份的多份財報后發現,自2018年開始,福成股份有意收減養殖業方面的業務,彼時,福成股份出售了旗下的三河肉牛養殖分公司資產組等公司的權益,并公開表示,國內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受京津冀環保治理升級的影響,行業面臨遷出的風險,決定處置處于虧損狀態的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
不知道是不是上述的原因,李福成決定“出山”,重新掌舵福成集團。但這位年過古稀的企業家究竟還能不能再次創造奇跡,還難以定論。李福成在回歸后,有意將福成集團的業務進行轉型。例如上述提到的,福成股份決定處置養殖業,試圖將殯葬作為業務主力。不過,在2020年度,受到疫情影響,福成股份的經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福成輝煌”還會回來嗎?
報告顯示,2020年,福成股份的營收為10.86億元,同比減少了24.92%。此外,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了42.37%,為1.21億元。究其原因,福成股份方面稱:“公司餐飲門店自疫情以來,堂食接待人數大幅下滑。疫情出現反彈后,公司采取了線上、線下外賣等措施,但經營仍受到很大的影響。”
同時,被寄予厚望的殯葬業務因客戶入園率下降很大,營收同樣出現大幅下滑。在2020年,福成股份的殯葬業務營收同比下滑了55.47%,降低至了8238.60萬元。同時,在收購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園項目時。福成股份“踩雷”,該項目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在2020年和2019年分別給公司帶來了580萬元和1182萬元的虧損。在那場收購中,天德福地陵園涉嫌合同詐騙,影響了經營狀態。
在李福成重新掌舵的第二年,集團的整體情況究竟如何并不可知,但至少福成股份轉型仍然未見起色。而在李福成回歸之后,福成集團還發生了一大“負面事件”。在2019年9月份,福成集團房地產業務中的另一家主力公司聯福房地產即福成房地產的全資子公司牽涉了稅務經濟類案件。彼時,福成股份還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生產經營正常,福成集團、福成房地產的法人李福成正常履職。當時,受此事波及,福成房地產持有的全部股權被凍結,案件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至于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福成肥牛”,很多人想起來會問一句“好像很多年沒看到了”。也不知在何時,李福成的餐飲事業逐漸縮水,身影漸淡。“首富”的故事一旦開始,就不容易停下,但如何講下去,似乎并不容易了。
針對目前福成集團的經營狀態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了福成集團進行采訪,但多次致電,均無人接通。隨后,記者致電了福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福成股份進行采訪,福成股份方面表示僅接受書面采訪,記者隨后向其發去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仍未得到回復。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廊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