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資料圖片)
近日,中共瀘州市委九屆六次全會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瀘州市委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服務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決定》,這為瀘州工業發展指明方向、錨定目標、勾勒路徑,吹響了工業興市制造強市的奮進號角。
為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助力新型工業化,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就做好文化傳承賦能新型工業化制定了九條措施。
一、聚力打造傳統釀造之城
(一)突出“工業+文化傳承發展”。支持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推動瀘州老窖旅游區與老瀘州·大河街連片發展,開展白酒歷史文化遺址考古。鼓勵和支持釀造類工業企業建立陳列館、展覽館,探索建設國家級行業博物館。支持瀘縣、合江縣等區縣開展歷史文化遺產綜合保護利用縣域試點,支持江陽區、古藺縣等區縣開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特色區域試點,發揮各級支持政策、扶持資金作用,助推產業發展。
(二)突出“工業+非遺保護利用”。擦亮合江·先市醬油等“非遺四川·百城百藝”四川非遺品牌,支持區縣發展“一城一品”非遺示范項目,用好省級扶持資金撬動產業發展。加強工業類傳統技藝傳承人培養,推動護國陳醋傳統技藝等項目申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深入實施赤水河食品釀造產業園區等重點文旅項目。
二、加快建設川南康養旅游勝地
(三)推進“醫藥+文旅項目”建設。推動瀘縣中藥材種植加工農文旅融合開發項目等“醫藥+文旅”項目建設,豐富“養眼、養身、養心”的文旅產品供給。優化“醫藥+生態游”“醫藥+美食游”“醫藥+紅色游”等模式,助推趕黃草、黃精等“酒城九味”中藥材全產業鏈開發。
(四)推進“醫藥+文旅品牌”創建。助力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充分發揮草藥熱灸技術、瀘州王氏祖傳正骨醫技等傳統技藝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產業化發展。支持傳統醫藥類項目申報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重點培育和評選醫養類“酒城旅游民宿”“天府旅游民宿”,積極創建一批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三、統籌建設特色文創城市
(五)發展“工業+文創產品”。推動白酒、醬油、醫藥、美食等工業類文化遺產創新發展,探索建立瀘州市非遺館,成立瀘州市文創發展聯盟。支持研發“工業+”文創產品、旅游商品、特色伴手禮、飛機餐等創意產品,積極爭創特色旅游商品、天府旅游名品等國省級文創品牌,打造知名酒城文創IP。
(六)發展“工業+文創企業”。支持瀘州老窖集團源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江縣華藝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發展文創產業。培育一批文創基地、文創企業、文創能人,支持瀘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園發展。支持茜草工業遺址、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等遺址、園區打造特色文創街區(園區),發展集工業旅游、工業遺產保護、文化創意、休閑時尚等業態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
(七)發展“工業+文創商業”。建設“酒城非遺集市”,舉辦酒城文創大賽,支持工業文創產品進景區、進酒店、進超市、進高鐵和機場特色商品店,持續提高瀘州老窖冰麒麟雪糕、酒糟面膜、下酒菜和先市醬油冰淇淋等特色文創產品知名度、暢銷度。
四、積極創建消費示范城市
(八)打造“工業+文化旅游”品牌。擦亮瀘州老窖旅游區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品牌,支持郎酒酒莊創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充分發揮全球唯一濃醬雙優白酒原產地獨特優勢,發展集產銷、研學、體驗、旅游、度假等為一體的白酒文化旅游帶,打造世界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支持“五比一醬油”等工業園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支持先市醬油等爭創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段)規劃建設,支持長江詩酒文化公園、長江小水電文化保護展示園、長江流域醬油古法釀造文化廊道等項目建設。推進瀘州黃粑、敘永兩河桃片、古藺麻辣雞等非遺美食工業化,打造“酒城非遺美食地圖”。
(九)構建“工業+研學旅行”環線。深入挖掘茜草工業遺址的三線精神、洞窩水電站的實業報國精神、傳統釀造技藝的工匠精神,建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段),打造全國一流紅色研學旅游目的地。提升國家高新區江南科技產業園、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等工業園區的科普價值、體驗價值,引導培育工業研學、影視娛樂、劇院演藝、紅色教育、旅游觀光等特色產業,構建“瀘州老窖—茜草工業遺址—護國陳醋—先市醬油—郎酒—四渡赤水旅游區”研學旅行大環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