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石榴出西域 仙子名阿措

        評論

        洛陽石榴自古聞名,漢魏時就有“白馬甜榴,一實直牛”的記載,隋時洛陽天街兩旁遍植櫻桃、石榴,到了唐代,石榴仙子石阿措的故事也發生在洛陽城東。

        入夏以來,櫻桃先熟,隨后杏、李、桃等陸續上市。

        “櫻桃,處處有之,而洛中者最勝。”在古人看來,小小的櫻桃不僅美味,還有著大大的寓意。洛陽自古盛產櫻桃,更留下了許多與櫻桃有關的典故。


        【資料圖】

        除櫻桃外,洛陽的桃、李、杏、梨、石榴等也都曾留名史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洛陽古代名果的那些故事。

        石榴也曾稱若留

        距端午節還有幾天,洛陽街頭的石榴花已經盛放。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古人對石榴情有獨鐘,寫過不少歌頌它的詩篇,榴花盛開的五月被稱為榴月,“榴開百子”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洛陽石榴自古聞名,漢魏時就有“白馬甜榴,一實直牛”的記載,隋時洛陽天街兩旁遍植櫻桃、石榴,到了唐代,石榴仙子石阿措的故事也發生在洛陽城東。

        石榴早已融入古人的生活,然而,它的原產地并不在中國。

        據西晉張華《博物志》等記載,石榴是西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的。它原產于波斯(今伊朗一帶),在西亞、中亞及北非等地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傳入中國后,它起初不叫石榴,而是被稱為荼(涂)林、若留、安石榴等。

        有學者研究認為,石榴音譯為荼林,又稱荼林安石,其得名與波斯的安息帝國有關。東漢時,人們根據石榴的果實特征,稱它為留(同瘤)或若留。如唐人在《藝文類聚》中記載,東漢蔡邕有《翠鳥詩》,其中就說“庭陬(音同鄒)有若留,綠葉含丹榮”。

        值得一提的是,“榴”字出現較晚,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時還沒有收錄。古代留、瘤與榴字通用,其含義正如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榴者,瘤也,丹實垂垂如贅瘤也。”

        東漢時期的洛陽城,石榴在皇家園林及官署、庭院中多有種植。到三國時,才子曹植在《棄婦詩》的開頭說:“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此時石榴之名已正式出現。

        《本草綱目》中記載,石榴五月開花,有紅、黃、白三色,只有花開單瓣的才會結果。成熟的石榴味道不一,其中甜榴被譽為天漿,個頭越大就越難得。

        在《洛陽伽藍記》中,北魏楊衒之寫到始建于東漢的白馬寺,稱其佛塔前有“荼林實重七斤”。這樣的石榴個大味美,堪稱洛京之最。皇帝將摘下的石榴賜給宮人,宮人又送給親戚,往往要轉贈數家才會被吃掉。當時,洛陽城中流傳著“白馬甜榴,一實直牛”的說法,可見白馬寺的石榴是何等珍貴。

        石崇榴與石榴賦

        西晉時,富甲天下的石崇在洛陽建有金谷園,其中遍植奇花異木,當然也少不了石榴。據明末吳彥匡在《花史》中記載,金谷園中的石榴還有個專門的名稱,就叫石崇榴。

        今人對石崇榴所知不多,但在古代它的名氣可不小。如魏澹是北齊至隋時的史學家,他在《詠石榴詩》中說“分根金谷里,移植廣庭中”,就提到了金谷園中石崇榴的舊事。

        潘岳是石崇的好友,也是西晉的文壇領袖,位列“金谷二十四友”之首。他不僅在洛陽的家中植有石榴,出任河陽縣令時,還在縣衙前種了石榴。在《河陽庭前安石榴賦》的序文中,他稱石榴為“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以博學聞名的張載則認為,當時天下最好的石榴當數大谷石榴。

        張載也是“金谷二十四友”中的代表人物,他有詩句說“大谷石榴,木滋之最。膚如凝脂,汁如清瀨”,并將大谷石榴與“江南都蔗,張掖豐柿,三巴黃甘,瓜州素柰”并稱,認為這些都是味道絕美的果中極品,令人食之難忘。

        當然,石榴深得古人喜愛,并不只是因為味美,還因為它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據《北史》記載,北齊文宣帝高洋在位時,安德王高延宗納趙郡李氏為妃。高洋雖是高延宗的叔父,兩人卻情同父子。一日,他到李妃娘家探望,李妃的母親忙用器皿盛了兩顆石榴奉上。高洋不知何意,就問旁邊的大臣魏收。魏收說:“石榴多子,李妃之母是祝愿新婚的安德王多子多孫。”高洋聽了大喜。

        到了唐代,各地的石榴品種越來越多。如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說,南詔石榴子大,皮薄如紙,“味絕于洛中”。

        洛陽有了南詔石榴,本地石榴的知名度也絲毫未減。唐人康駢在《劇談錄》中講了一個故事,稱唐武宗想考驗術士許元長,就對他說:“東都洛陽的石榴熟了,正該進貢,你能不能用法術去取十顆來?”許元長二話不說,奉詔而出。次日一早,唐武宗醒來,發現十顆洛陽石榴已用金盤盛著,放在御榻之前。

        石榴仙子石阿措

        石榴花以紅色最為常見,大約從南北朝開始,人們也稱女子所穿的紅裙為石榴裙。如梁元帝蕭繹在《烏棲曲》中說:“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

        歷代關于石榴裙的詩歌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武則天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無論石榴裙還是“榴開百子”,似乎都與女子有關。唐人故事中的石榴仙子石阿措,更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女子。

        《酉陽雜俎》中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處士崔玄微家住洛陽城東。他喜歡花木,沉迷修道,一次從嵩山采藥回來,發現家中無人,已是滿苑荒蕪。時值春夜,月朗風清,他正獨自打坐,忽然有一位女子走來說:“我和女伴要去上東門的表姨處,暫借此處歇息可否?”崔玄微答應了。

        不一會兒,苑中來了陶氏、李氏等十余人,其中還有個紅衣少女,名叫石阿措。大家相見后,在月下靜坐,很快門外又有人來報,說封十八姨來了。眾人忙著宴請十八姨,正飲酒作歌,十八姨卻將酒打翻,弄臟了阿措的紅衣。

        這一下,阿措生氣了,說:“眾人對你有所求,我卻不怕你。”她拂衣而起,十八姨也惱羞成怒,離席而去。次日,眾人商量著再請十八姨,阿措怒道:“何必再去求她,我們求崔處士不行嗎?”她請崔玄微做一朱幡立于苑東,后來洛南風起,折樹飛沙,而苑中繁花不動。崔玄微方知這些女子都是花精,平時怕被惡風襲擾,常求風神十八姨庇護。阿措是石榴花精,榴花夏日開放,因此不怕掌管百花命運的春風。

        明代馮夢龍將這個故事寫進了名篇《灌園叟晚逢仙女》。唐人鄭還古在《博異志》中對其也有記載,只是石阿措成了石醋醋。后來,人們便稱石阿措為石榴仙子,或以石阿措、石醋醋來指代石榴。(洛報融媒·洛陽網首席記者 張廣英)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成AV人片在|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