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手足顯微醫療團隊鄭金龍和李菁醫生等,經過4個小時的連夜奮戰,成功地為一位來自浙江省溫嶺市因鉸砸斷掌重傷員進行了再植手術,并獲得了血供重建成功。
7月13日傍晚,來自浙江省溫嶺市的工人楊先生(化名)在工廠里干活時,被機器鉸砸,導致左手掌不全離斷,僅橈側緣和尺側緣部分組織相連,肢體遠端蒼白無血色,皮膚感覺喪失,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急診,當地醫院初步診斷為“左手擠壓離斷傷”,傷情復雜,予以簡單包扎后建議立即送往上級醫院,并一再告知患者家屬必須在8小時之內,轉送至有條件進行再植手術的醫院。
圖說:醫生們正在為楊先生進行手術 采訪對象供圖
經過6小時快速轉運,楊先生到達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陳愛民教授領導的創傷骨科團隊開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斷肢保衛戰。首先對傷情進行初步評估,發現楊先生左手掌大部離斷,僅尺側緣及橈側緣部分組織相連,左手掌背側大面積皮膚剝離毀損,呈脫套傷外觀,局部皮膚軟組織缺損,肌腱骨質外露,左手末梢血運差,感覺功能喪失,離斷肢體條件尚可,有再植條件。在陳愛民教授的指導下,手足顯微團隊積極制訂詳細可行的手術方案。同時上海四院創傷中心立即開啟綠色通道,麻醉科手術室也積極配合做好手術準備,為斷肢再植爭取時間。
7月14日凌晨2時,楊先生被接進手術室。手足顯微外科團隊迅速完成肢體的清創并適當擴創,將左手離斷的掌骨適當短縮,予以骨折端復位后分別用克氏針固定,顯微鏡下吻合背側靜脈4根,然后修復橈動脈手背支恢復部分血供,再修復橈神經淺支、尺神經手背支;修剪吻合左手背指伸肌腱,背側設計局部皮瓣修復皮膚軟組織缺損。在掌側傷口內清創探查,見掌淺弓掌深弓均斷裂,尺神經淺支、指掌側總神經斷裂,各指深淺屈肌腱連續性尚可,顯微鏡下修復尺神經淺支、指掌側總神經,端端吻合掌淺弓,縫合創面。
術后,楊先生轉回骨科病房,經過1周時間觀察,在創傷骨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縝密治療及精細護理下,離斷手掌血供保持良好,創面愈合滿意,確認斷掌再植成功。
據陳愛民教授介紹,“斷掌再植術是顯微外科中較為復雜的、治療難度較大的再植手術。斷掌后常常不是簡單端端吻合,尤其是掌中部離斷,掌深弓及掌淺弓均破壞,吻合形式必須妥善安排,必須照顧各指的血運及感覺功能。這需要醫生爐火純青的技術和細致入微的敏銳,更要有豐富的解剖知識和肢體再植經驗”。尤其是擠壓性斷肢損傷是肢體最嚴重的損傷,怎樣使再植手術成功及獲得術后肢體功能良好的恢復,需要很好的顯微外科技術和綜合理念。不過,上海這方面一直處于國內的領先地位。早在1960年,我國著名的醫學教育家、現代創傷外科學奠基人之一屠開元教授就開始進行斷肢再植的研究,并完成了世界首例狗的離斷肢體再植術,為1963年我國首例人前臂離斷肢體再植術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動物實驗基礎。陳愛民教授是屠開元教授的弟子。如今,上海四院創傷中心建立的手足顯微外科治療團隊,成為上海各大醫療中為數不多的專業再植團隊,倡導建立的“24小時不間斷高水平創傷救治模式”,將為上海乃至全國的重傷傷員提供全天候的優質服務。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通訊員 陳霞瓊 肖鑫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