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dunk 2011、Hyperdunk 2012、Hyperfuse 2010,這些經典實戰鞋一提起就能讓老鞋迷們顱內高潮。
但Hyperfuse 2010和Hyperdunk 2012之后的迭代,如今在網上聊的次數并不多。
(資料圖)
今天就來回顧Hyperfuse 2011、Hyperfuse 2012;Hyperdunk 2013、Hyperdunk 2014!
Hyperfuse 2011
Hyperfuse 2010被譽為一代神鞋,離不開Hyperfuse科技的功勞。
Hyperfuse科技旨在提升超輕性能和透氣性,擁有應對不同環境的強度和耐久度,之后在球星旗艦款上全面使用。
Hyperfuse科技由超輕穩定層、透氣網層、耐用外層打造。
相比前代Hyperfuse 2011的Fuse鞋面舒適性有明顯提升,從后衛到鋒線皆有球員上腳,威少、歐文、杜蘭特還沒擁有個人簽名鞋時,就經常上腳這雙鞋。
Hyperfuse 2012
Hyperfuse 2012的諸多名場面里,就包括庫里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砍下54分。
雖然沒有內靴設計和Flywire科技的加持,但設計師張傳禧通過七組鞋帶孔和高幫設計保證了整體包裹。
中底配置為全掌Phylon泡棉+前掌Zoom氣墊,啟動反饋和緩震表現調校得很平衡。
Hyperdunk 2013
作為13-14賽季NBA球員穿著最多的球鞋,延續了Hyperdunk 2012的輝煌。
設計師Peter Fogg秉承著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名字里比前代少了“+”,但Hyperdunk 2013的配置完全不輸。
三成材料組成的Hyperfuse鞋面兼顧透氣、穩定、耐用等優勢;外露的Dynamic Flywire飛線充分與鞋面結合,提升動態包裹性。
中底配置為Lunarlon緩震,三角形元素的運用使外觀流線感十足。
Hyperdunk 2013的官方聲明明確表示代言Hyperdunk是為球星簽名鞋做準備,而當時的代言人正是歐文。
歐文曾上腳Hyperdunk 2012貢獻晃倒奈特的名場面,而歐文初期的logo先后在Hyperdunk 2013和Hyperrev上出現。
Hyperdunk 2014
原本Nike計劃喬治代言Hyperdunk 14和15后,便為他推出簽名鞋,但因喬治遭遇斷腿重傷而擱置。
設計師Peter Fogg的設計理念,針對前代進行簡單升級。
外觀設計有些審美疲勞,但實戰表現Hyperdunk 2014遠優于Hyperdunk 2015。
中底配置沿用Lunarlon緩震,也是最后一雙使用該緩震的Hyperdunk系列。
Hyperfuse鞋面的網面孔洞間距變大,透氣性有明顯提升。
為防止前代外露飛線斷裂的問題再次出現,Hyperdunk 2014將動態飛線隱藏在鞋面下。
不同于以往很薄的鞋舌,Hyperdunk 2014較為厚實的海綿鞋舌上腳舒適度更好。
外底很深的幾何形狀紋路耐磨性強,但防滑抓地力一般。
Hyperdunk 2014是Hyperdunk系列里承前啟后的一代,結束Lunarlon緩震再次回歸到Zoom時代。
Hyperfuse 2011、Hyperfuse 2012;Hyperdunk 2013、Hyperdunk 2014,大家對哪一雙印象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