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打造爆款IP,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09992.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11月1日,泡泡瑪特(09992.HK)首次披露第三季度運營數據。公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泡泡瑪特整體零售收入同比增長75%-80%。按此估算,其2021第三季度收入約12.71億-13.07億元。
可以看到,泡泡瑪特三季度業績延續了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勢頭。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總營收17.73億元,同比增長116.8%;調整后凈利潤為4.35億元,同比增長144.1%。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作為潮玩行業頭部企業,IP一直是泡泡瑪特的核心資產和競爭力。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共有6個IP收入突破1億元。
在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泡泡瑪特的線下布局持續深入。據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泡泡瑪特在中國新開35家線下門店,門店數量從2021年6月30日的215家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250家。
電商平臺銷售增速超零售店
日前,泡泡瑪特披露了第三季度運營數據,這是泡泡瑪特上市以來首次披露季度數據。公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泡泡瑪特整體零售收入同比增長75%-80%,按此估算,其2021第三季度收入約12.71億-13.07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泡泡瑪特營收以平均每年超過220%速度增加,一路從2017年的1.58億元,飆升至2019年的16.83億元,期間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及4.51億元。
2020年,泡泡瑪特全年營收25.1億元,同比增長49.3%,經調整凈利潤5.9億元,凈利潤率約23.5%。需要注意的是,對比前兩年,泡泡瑪特營收增速出現了下滑,不過在這之后又開始恢復。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實現總營收17.73億元,同比增長117%;調整后凈利潤達4.35億元,同比增長144.1%,會員數達到了1142萬人。
持續增長的業績證明,泡泡瑪特穩固的護城河來自其藝術IP和潮玩全產業鏈平臺能力。根據2021年上半年財報,泡泡瑪特收入過億的IP共有6個,其中頭部IP表現依然強勁,Molly和Dimoo在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2.04億元和2.05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11.5%和11.6%。
此外,泡泡瑪特的線下布局也在持續深入。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泡泡瑪特在中國新開35家線下門店,門店數量從2021年6月30日的215家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250家。
潮玩產業已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盲盒,都是通過泡泡瑪特。
這家早年做小百貨的公司,通過molly盲盒一飛沖天。2019年,泡泡瑪特賣出了4.5億元molly盲盒,按一個59塊計算,一共賣出760萬個Molly,當年泡泡瑪特自有IP的毛利超過70%。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給出的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場的市場規模以平均每年22.8%的增加。而中國市場仍處于早期階段,其增速遠遠高于全球市場。報告稱,2015年至2019年中國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4.6%,預計2024年將達到763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玩家紛紛入局,使得整個產業鏈呈現多元化的競爭格局。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潮玩行業新增了超260家相關企業。
如今,泡泡瑪特面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比如名創優品推出的TOPTOY,定位于亞洲潮玩集合店。另一家潮玩頭部品牌52Toys的融資表現也十分亮眼,今年9月獲得融資金額4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盲盒”之外,泡泡瑪特也在加碼投資其他潮流細分賽道,比如手辦、充電線、徽章、鑰匙扣、聯名眼影盤等。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任何一家潮玩創業公司來說,如果不能更快更多地挖掘有市場號召力的IP產品,可能會讓公司處于曇花一現的風險中。雖然泡泡瑪特在原創IP上仍有優勢,但TOPTOYS、52TOYS在資本助力下發展迅速,市場格局還會進一步變動。”(長江商報記者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