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演繹了有“鋰”走遍天下,8月份的末尾,無“鋰”的株冶集團(600961.SH)一周4個漲停,鋅業股份(000751.SZ)周漲幅29.13%;錫業股份(000960.SZ)周漲幅33.19%。
無“鋰”如何上漲?因為他們漲停有“銦”!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收盤,銦價指數收報1935元/公斤,當日上漲9.32%,一周上漲43%, 一月上漲60.58%,幅度驚人。
8月30日,銦概念股早盤走勢趨向平穩。
價格天花板或在5000元
資料顯示,銦,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為In,主要用于制造低熔合金、軸承合金、半導體、電光源等的原料,需求常年維持在1600噸左右。供給方面,銦有開采和再生兩種。其中,目前全球 2019 年生產精煉銦 760 噸,近五年全球產量基本維持在 700 噸以上。中國是最大的生產國,2019 年產量為 300 噸,同比去年持平,占全球產量的 39%;韓國產量為 240 噸,占全球產量的31%。
ITO 靶材是 HJT 電池 TCO 鍍膜工藝較優的選擇,也是目前 HJT 產業界的首選。ITO 靶材的成分中,有 90%-97%的比例為氧化銦,目前,光伏行業HJT電池替代PERC電池已成業內共識,這將增加銦的需求。
根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的測算,每生產1GW的HJT電池所消耗的銦金屬約為4.0噸左右。如果2040年加速實現碳中和,光伏產業鏈在2035年左右的全球新增裝機量有望增長至2000GW/年,相比2020年130GW的新增裝機量有十幾倍的增長。考慮HJT技術、HJT+鈣鈦礦疊層技術為未來的主流方向,將帶來最高8000噸/年的銦的增量需求。這相比銦原先每年1600噸左右的需求,HJT產業鏈爆發所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銦的價格天花板或在5000元/公斤左右。考慮到與替代品AZO鍍膜性價比平衡點,以及歷史銦價的高點水平(6250元/公斤),待HJT產業鏈爆發時,銦價在上漲到5000-6000元/公斤的歷史高位前完全不會引發需求的大規模替代效應。
受現貨暴漲的影響,銦概念股聯袂上漲。龍頭株冶集團一周4個漲停,截至8月27日,收報14.1元/股,上漲5.94%;鋅業股份收報5.32元/股,周漲幅29.13%;錫業股份收報21.71元/股,當日上漲8.12%,周漲幅33.19%。
股價的快速上漲,引起了投資者的興趣,紛紛在互動易和e互動平臺,詢問上市公司關于銦的情況。
鋅業股份8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銦是公司綜合回收產品,銦的產量主要取決于原料礦中銦的帶入量,目前,公司銦的年產量15噸左右。
錫業股份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別生產銦錠72.5噸和34.88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銦錠庫存量約為113噸,銦保有資源量5877噸。
還能上車嗎?
面對銦價和銦概念股的上漲,現在還能上車嗎?京城知名私募人士陳江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上漲的銦概念上市公司,銦的產量占比都比較小,銦價快速上漲為公司帶來的業績增量,在公司總的業績面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去年3月份開始,有色金屬開始了一波牛市行情,今年上半年,相關的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超出預期,這才是股價上漲的根本原因。銦價上漲更像是催化劑。
記者統計發現,即便按照2000元/公斤的價格,鋅業股份15噸的銦產量,帶來的收入不過3000萬元;錫業股份34.88噸的銦產量,帶來的收入不過7000萬元。相較于2021年上半年,鋅業股份41.8億元的營收,9868萬元的凈利潤;錫業股份295億元的營收,9.6億元的凈利潤,可謂杯水車薪。
自去年3月以來,在全球整體貨幣寬松的背景下,有色金屬的價格走出翻倍的行情。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顯示,銅價格由最低4371美元/噸,上漲到了10747.5美元/噸;鋅價由1674.8美元/噸,上漲到了3108.5美元/噸;鉛價由1570美元/噸,上漲到了2412.5美元/噸;錫價由12700美元/噸,上漲到了35955美元/噸。
價格的上漲,讓A股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普遍超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高毅資產大舉減持套現錫業股份。一季報顯示,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買入3429.98萬股;高毅曉峰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買入1369.98萬股;中信信托銳進43期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買入1239.98萬股;高毅曉峰鴻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買入710萬股,總計6749.94萬股。
到了半年報,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減持494.99萬股;高毅曉峰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減持234.99萬股;中信信托銳進43期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減持275萬股;此外,中信信托銳進43期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增持309.98萬股。
對比發現,高毅資產在二季度減持695萬股。而從7月1日至今,錫業股份已累計上漲40.15%,妥妥的賣飛。記者 陳鋒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