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龍頭藥店趁低價“跑馬圈地”
上市公司一心堂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廣西鴻翔一心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擬以不超過1100萬元收購廣西百色利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所持有11家門店資產。據悉,一心堂今年已經收購了超百家藥店,數量居全國連鎖藥店首位。“包括老百姓、大參林等在內的連鎖龍頭都在去年、今年提速并購藥店以完善布局。”有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有的藥店經營困難,頭部企業紛紛選擇此時低價入手以補齊發展短板。
并購易主后考驗經營
一心堂表示,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機構調研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大參林擁有6020家門店、老百姓擁有6533家門店、益豐藥房擁有5991家門店。并購是連鎖藥店企業市場擴張、業績提高一大快捷方式,“大佬”們布局各有偏重:一心堂和老百姓瞄準華北華南市場,益豐考慮中南華東市場。
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我國藥品零售行業連鎖化趨勢明顯,全國以及區域性連鎖龍頭正借助資本力量加速整合,但本身經營不善的藥店在易主后能不能在理念和口碑上快速改變,從而得到很好的發展,這是一大問題。“就像前幾年行業瘋狂并購虧損醫院一樣,花錢買下來容易,后續經營管理扭虧為盈難。”其表示,實體藥店就算背靠大樹,本身也要面臨醫藥電商分羹、房租人力成本上漲等困難。
藥店:滋補保健品賺錢
廣州某連鎖藥店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常會在大眾藥物里選幾款出來做特價,為的就是引流。”他表示,疫情防控背景下,近期部分清熱解毒藥品種如白云山板藍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就在進行促銷;而包括鮮燉燕窩、參茸、阿膠在內的滋補品則相對來說單價高且毛利率高,家用醫療器械和計生產品也可以給藥店貢獻較高的銷售額和利潤率。(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