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自律上線確定方式調整!
6月21日起,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報價方式由之前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同時不同類型的銀行又設置了不同的上限加點數。
記者注意到,今日,多家銀行的存款利率已開始調整。其中,四大行一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普遍下調,定存利率最高不超過3.25%,大額存款最高為3.35%。
存款利率定價改革開啟
官宣!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秘書處發布消息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2015年10月,央行放開了對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金融機構可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自主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
此前,銀行的存款利率上限是按央行規定的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在此范圍之內,各金融機構可與存款人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
而從今日起,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
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秘書處表示:“按照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利率上限,存在明顯杠桿效應。由于長期存款基準利率較高,執行利率也明顯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結構。
“特別是個別金融機構利用長期存款利率較高的問題,通過多種不規范的所謂“創新”產品吸收長期存款。其他銀行為穩定存款來源,被動抬高存款利率攬儲,推升整體負債成本,出現了存款市場由壞銀行定價的問題,不利于存款市場有序競爭。”
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實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內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長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
同時,各金融機構仍可在自律上限之內,與存款人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并不一定會有大的變化。目前,各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定價總體平穩,有關調整正有序推進。
此外,新方案同步調整了中小銀行和國有銀行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二者之間仍存在合理利差,有利于維持目前相對均衡的市場競爭環境。
對于此次存款利率定價改革,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貸款報價利率LPR改革之后,推動了實際貸款利率明顯降低,引導了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同時,我國金融體系尾部銀行可持續經營能力不強,為維護金融穩定,有必要的進一步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尤其是今年以來,銀行體系一般性存款增長壓力較大,一般性存款和同業負債之間蹺蹺板效應突出,銀行體系穩存增存壓力加大,客觀上有可能推高總負債成本。”王一峰提到。
四大行定存利率最高不超過3.25%
今日,多家銀行的存款利率出現調整。
四大行一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普遍下調,半年及以內的短期利率則有小幅上升。調整后,一年期1萬以上定存利率為2.0%,三年期定存利率為3.25%,大額存款最高為3.35%。
以工行為例,昨天,該行3萬元起存的3年期利率昨日為3.85%,今日則變為3.25%,下調了0.60個百分點。
大額存單方面,此前四大行會有最高利率3.9875%的三年期品種,現在三年期最高利率只有3.35%。
以工行為例,此前工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最高為3.987%,最低為3.35%,今日統一為3.35%,最高下調了0.637個百分點;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昨日最低為2.7%,最高達3.15%,今日統一為2.7%;1年期大額存單昨日為2.25%,今日變為2.1%,下調0.15個百分點。
中行最新一期大額存單利率與工行類似,起點金額都是20萬元。3年期利率3.35%,2年期2.7%,1年期2.1%。中國銀行客服則對記者表示,目前,大額存單產品對特定客戶開發。
而建行網點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三年期最高利率就是3.25%,沒有三年期的大額存單了。”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改革是主要目的,調息是小部分存款為滿足新機制帶來的附加影響,存款定價機制變化并不等于降息。市場部分投資者傾向把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變化衍生為‘降息’,我們認為可能不妥。”
他表示,政策主要目標是限制高息攬儲行為,短期內部分銀行可能要面對存款流失,進而推高同業負債壓力。類似的例子如去年年中監管直接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打擊類存款產品,導致下半年銀行面臨嚴重的存款荒,銀行同業負債壓力顯現,同業存單利率與銀行間資金利率抬升。
不過,由于本次治理是從“價”著手,對比去年直接從“量”上打擊,預計影響會溫和很多。張瑜說道。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