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
自從2018年12月28日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后,康美藥業的股價就持續下跌,1月3日繼續跌停,7.46元的股價也創下近一個半月來的新低。
2018年12月28日,康美藥業發布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編號:粵證調查通字180199號):“因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公司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
受此事件影響,1月2日康美藥業跌停,以8.29元的價格收盤,1月3日再度跌停,7.46元的股價也創下近一個半月來的新低,總市值蒸發超87億,降至371.05億元。
成立于1997年的康美藥業于2001年登陸資本市場,是一家從事醫藥生物生產、經營和批發銷售的公司,也是首批GMP認證的中藥飲片企業,擁有已通過國家藥品GMP認證的藥品、中藥飲片、醫療器械共計7000多種。
在此次被立案調查之前,康美藥業就曾多次卷入貪腐案件。
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原任廣東省食藥監局藥品安全生產監管處處長蔡明利用職務便利,為康美藥業謀取利益,先后3次收受康美藥業總經理馬某、副總經理李某賄送的現金共計30萬港元。
2004年至2011年,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興田曾行賄原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共計500萬港元。陳弘平為馬興田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提供幫助。
2000年至2014年,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興田行賄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涉及金額200萬港元、人民幣60萬元。
2000年至2012年,李量利用擔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共計約694萬元,康美藥業便在名單之中。
標簽: 康美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