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海河傳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公仆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向群眾匯報──2022區長訪談”播出第三期,邀請河西區區長胡學明走進節目,圍繞河西區發展數字經濟、繼續推進居家養老試點服務等話題和大家深入交流,并針對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回應。
由點到面產業聚集
新八大里跑贏數字經濟
河西區聚焦新八大里打造“數字經濟產業主題園區”。目前,園區已經入駐企業400余家,上海師域、航天長峰、中交智運等一大批數字經濟企業先后落戶,同時,天津市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大數據協會等平臺載體和協會組織也入駐這里。從無到有,從一座樓發展到一個區域,打造了適宜數字經濟發展的產業生態,呈現出加速聚集的良好勢頭。數據顯示,新八大里數字經濟產業主題園區企業1至2月份營業收入7.36億元,同比增長8.9%。
“我們支持數字經濟的政策從網信大廈這一個點,已經覆蓋新八大里整個地區。通過復制網信大廈模式重點打造的網科大廈,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目前已經入駐青蛙視頻、特碧軟件、明源科技等眾多數字經濟企業,出租率達到60%。除此之外,4.5萬平方米的雙迎大廈、2.2萬平方米的北大資源新文化中心、5.7萬平方米的中海財富中心等高端商務樓宇,為數字經濟企業落地發展提供了優質的載體支撐。”胡學明介紹,“我們也在考慮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區延伸和拓展的問題。緊臨新八大里地區的陳塘科技商務區,8.6萬平方米的中交智運總部大廈、4.7萬平方米的中交二公局城建公司總部大廈、16.8萬平方米的中交京津冀總部大廈正在建設。”
政策護航全方位服務
優化適宜發展營商環境
除了對載體空間的要求外,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對政府服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胡學明介紹,河西區圍繞人才、服務、政策等方面綜合發力,打造適宜數字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
在人才方面,通過“海河英才”計劃,幫助企業開展“一對一”人才落戶服務,建起研發梯隊。天津市電子信息與大數據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河西區落戶,目前已經鏈接電子信息與大數據企業240余家、高校院所21家、院士專家10位,會集工程師7200余名。
在服務保障方面,河西區提出“河西就是品牌,人人都是環境”理念,為企業提供一流、高效、精準、暖心的服務。下一步,還將探索設立政務服務“一件事綜合專窗”,圍繞辦成“一件事”,建立審批、工商、稅務等多部門聯合受理機制,讓企業辦事更方便、更快捷。
在政策方面,河西區制定了關于支持新八大里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區建設的若干措施,從政務服務、產業生態、人才培育引進、金融服務等十個方面,對落戶新八大里地區的數字經濟企業給予扶持,讓企業在成長期“輕裝上陣”。
“最近,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河西區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數字經濟產業的扶持辦法》以及相關的配套政策。”胡學明表示,未來三年,力爭數字經濟產業實現兩個“翻一番”:營業收入年均增長不低于30%,到2024年突破200億元,比2021年翻一番;數字經濟企業規模超3000家,比2021年翻一番。另外,還將推動建設天津數字融合出版產業園、渤?;瘜W數字經濟產業園、云樂匯斜杠廣場三個數字經濟產業項目。
反哺民生深化試點
適老化改造提升居家養老服務
河西區實施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以來,圍繞打造居家養老“15分鐘服務圈”,建成了44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累計推出涵蓋7大類、42項制度機制的“政策包”,將助餐補貼由年滿80周歲擴展至70周歲;建立“三維防護”機制。今年,河西區將繼續深化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
“在推進適老化改造方面,目前已經在560個小區實施了‘福一把’樓梯扶手安裝改造工程,今年將在全區所有具備安裝條件的小區實現‘福一把’安裝全覆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在無電梯、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樓道安裝休息座椅,方便老年人歇腳。”胡學明介紹,“除此之外,還將開展‘居家改造’工程,一期完成500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據介紹,今年,河西區還將在陳塘莊街開展“社區環境改造”工程,增設慢行步道,并配置適老化休息和健身設施,打造老年人友好型街區;再新建3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深入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專業護理、生活照料、醫療等服務,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減輕家庭養老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