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間,興業銀行發布2021年半年報。
中報數據顯示,興業銀行上半年總資產突破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7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94%至1089.5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01.12億元,同比增長23.08%;不良貸款率1.15%,較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表示,上半年保持戰略定力,深化推進“商行+投行”,持續擦亮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三張名片”,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印證了愈發清晰的戰略思路。
不良率和不良余額“雙降”
今年上半年,興業銀行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與安全,縱深推進戰略落地,經營業績穩中提質,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等新動能加快顯效,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3.08%,二季度盈利提速,較一季度提升9.41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持續改善,上半年不良率和不良余額繼續“雙降”,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繼續“雙升”。
其中,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至1.15%,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13.44億元至483.12億元;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上升38.11個百分點至256.94%,撥貸比較年初上升0.21個百分點至2.95%。
在“商行”業務結構上,興業銀行各項貸款較年初增長6.06%,明顯大于總資產增速;非息凈收入同比增長13.95%至370.45億元,高于利息凈收入增速7.43個百分點,占營收比重提升至34%。
值得注意的是,子公司營收增速大于母行營收增速。子公司營收同比增長43.19%,高于母行營收增速34.25個百分點,占集團總營收比例上升至9.62%。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興業銀行資產質量延續改善趨勢,不良生成率明顯下行。二季度凈利潤增長主要依靠生息資產擴張、非息收入增長、撥備計提壓力同比明顯減輕所驅動。
綠色貸款位居股份制銀行之首
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是興業銀行的“三張名片”。而“綠色銀行”的業績更是領跑全行業。
具體而言,綠色融資余額再創新高,截至上半年末,該行全口徑綠色金融融資余額較年初增長11.01%,達1.28萬億元;綠色金融客戶數達3.29萬戶,較年初增長24.80%。
此外,興業銀行發揮綠色金融集團化經營優勢,以更加多元化的融資工具鼎力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綠色貸款較年初增長29.19%至4127億元,位居股份制銀行之首;綠色信托存續規模突破500億元;綠色租賃業務融資規模較年初增長12.09%至384億元;綠色理財落地首款聚利ESG私募產品;綠色債券承銷規模接近160億元,同比增長近1000%。
財富銀行方面,上半年實現財富銀行收入116.50億元,同比增長22.08%,其中理財業務和零售財富代銷類手續費收入86.08億,同比增長43.99%;托管收入17.51億元,同比增長22.79%。
投資銀行方面,上半年包括“股、債、貸、轉”全產品的“興財資”朋友圈擴大至150余家,投資銀行(投行和代客FICC業務)實現合計收入39.15億元,同比增長25.97%。
債券業務亦是其中的亮點,興業銀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規模逆勢實現3%的正增長,達3617.47億元,銀團融資、并購融資分別同比增長189.98%、162%,權益融資通過私行渠道完成興投優選主基金募資10.42億元。
得益于此,上半年,該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19.19億元,同比增長23.88%。
“展望全年,興業銀行凈息差有望與 2020 年保持平穩,而財富管理業務將驅動中收保持較快增長。在存量歷史包袱基本出清的情況下,不良生成率有望改善,全年業績增速預計有不錯的表現。”安信證券分析師李雙表示。
興業銀行表示,站在新一輪五年發展起點,興業銀行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轉變發展理念、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持續擦亮“三張名片”。同時將數字化轉型作為生死存亡之戰,圍繞“1234”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壯大科技隊伍,構建連接一切能力,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記者 劉佳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