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五(8月6日)收盤,上證指數跌0.24%,報3458.23點,深證成指跌0.30%,報14827.41點,創業板指跌1.18%,報3490.90點,兩市成交額連續13個交易日突破萬億。醫療器械版塊202只股中,上漲44只,下跌153只。
從盤面上看,本周醫療器械、CRO、新冠檢測等跌幅居前。板塊內,僅有銳新科技、奧普光電、宜安科技3只個股漲幅超過5%。普門科技10.15%跌停,福瑞股份、正海生物跌超9%,榜單前十跌幅全部超過6%。
A股醫療器械行業市值TOP10榜單中,除金發科技以外,其余9只股下跌。市值方面,除京東方A、通策醫療、泰格醫藥、華東醫藥、金域醫學、歐普康視市值增長,另4家公司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縮水。市值排名表現與上周收盤相比,排位無明顯變化,僅有京東方A和邁瑞醫療評為互換。值得注意的是,愛爾眼科市值連周縮水,本周蒸發115.93億元,泰格醫藥市值,本周增加79.37億元。
個股方面,《華夏時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梳理發現,截至本周收盤當天,板塊個股中,僅前3位個股漲幅超過5%:領漲股銳新科技漲8.37%,奧普光電漲6.79%,宜安科技漲5.11%。跌幅榜前10個股均超6%:普門科技10.15%跌停,福瑞股份跌9.24%,正海生物跌9.23%,榜單前十跌幅全部超過6%。從企業分布情況看,漲幅榜細分領域較為分散,醫療設備、植入器械均有涉及;跌幅榜方面企業較為集中,包括康復器械、體外診斷概念。
8月6日,泰格醫藥獲深股通增持116.61萬股,最新持股量為9450.25萬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12.61%。分析人士認為,本周泰格醫藥市值上漲與增持相關。從年報披露的投資收益來看,近幾年最高占到凈利潤的24%,常年穩定在10%以上。
泰格作為國內臨床CRO龍頭企業,優先受益于行業發展。且國內市場臨床CRO行業格局分散,在監管趨嚴下,泰格憑借自身的優勢,市占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此外,新冠疫苗板塊本周五開盤下挫,復星醫藥當日一度跌停,博暉創新、利德曼、明德生物跟跌。諾德基金高級研究員閆永正表示,本周下跌屬于正常調整,非利空因素導致。本周盤面上涉及到檢測試劑、疫苗、抗病毒等概念企業,掀起了一輪主題性投資熱潮即便如此難掩股價下跌。他認為背后偏概念性炒作居多,實際疫情對相關公司影響有限,目前并無確切治療手段和藥物,所以相關品種對疫情的針對性并不強。因此,對于目前的炒作還是要留一分清醒。
復星醫藥是以藥品制造與研發為核心,業務覆蓋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醫藥分銷與零售的醫藥企業。消息面上有報道稱,康泰生物已經成功分離出多株“德爾塔”變異株單克隆毒種,后續將嚴格按照人用疫苗質量要求進行毒株評價,篩選疫苗用毒種,為疫苗最終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打下良好基礎。受此利好影響,8月5日康泰生物高開高走。反之,復星醫藥的買入邏輯也隨之減弱,加上股價前期經過一輪較快的上漲并創出新高,獲利盤借機出逃。本周五盤后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復星醫藥凈流出15.20億元,位居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榜首。記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