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2021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公司數量連續第二年居首,達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如果加上中國臺灣地區企業,那么中國共有143家公司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較2020年榜單上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低于全球50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41億美元,今年上榜的135家中國大陸(含香港)企業平均利潤約35.4億美元,高于500家公司的平均利潤(33億美元)。由此可見,雖然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了全球企業經營困難,但是上榜中國公司的平均銷售收入和平均利潤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受到的影響較小,從疫情中較快恢復,實現貿易正增長。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今年的表現依舊不俗,共有25家企業上榜。25家企業中,除去新入榜的,有12家企業排名較去年有所提升,超過10家企業排名兩位數提升。其中,排名提升最多的是騰訊控股,排名提升65名;其次是萬科企業,排名上升48名。
同時,上榜的25家企業中,排名前十的企業營收均超過200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以1.16萬億元的營收穩居首位。這些數據都彰顯出粵港澳大灣區不容小覷的經濟實力。
4家企業首次上榜
今年粵港澳大灣區共有4家企業首次上榜?;仡?span id="saw2o0u" class="keyword">近十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上榜企業情況可以發現,數量持續保持增多趨勢。2011年,大灣區7家企業上榜;2019年20家上榜,數量增長2倍,今年更是多達25家企業登上榜單。
首次上榜的企業中,其中兩家為廣東企業,兩家是香港企業。分別是排名第460名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建筑”)、第468名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藥集團”)、第470名的華潤置地有限公司(01109.HK)和第474名的萬洲國際有限公司(00288.HK),分別屬于建筑行業、醫藥行業、房地產行業和食品加工業。
廣州建筑曾在2016年8月登上“2016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的第319位,如今又在5年后的同一時期登上世界500強排行榜,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入圍榜單的建筑企業,可見廣州建筑作為廣州城市建設的主力軍,發展速度迅速。
資料顯示,“十三五”時期,廣州建筑經營規模從59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841億元,利潤總額達3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5.3%,利潤總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1%,綜合實力居廣東省建筑企業之首。2021年上半年,廣州建筑實現營業收入825.9億元,同比增長74.98%,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廣東統計信息網2021年1月2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建筑業增加值4651.50億元,同比增長7.5%;而7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廣東建筑業增加值2128.43億元,同比增長13.7%,建筑行業勢態良好,包括廣州建筑在內的相關企業受益明顯。
同時,廣藥集團以去年超過1500億元的總營收,成為中國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據悉,廣藥集團旗下擁有30多家子公司,包括制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健康服務等多個領域。其中,超過半數為中醫藥企業,其中12家為中藥中華老字號,有10家超過百年歷史,數量占據全國醫藥行業老字號的半壁江山。
廣藥集團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廣藥集團總營收415.82億元,同比增長18.60%;利潤總額22.15億元,同比增長30.70%。
此外,香港新增的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也值得關注。
其中,2014年8月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憑借獨特的全球垂直一體化業務平臺,在豬肉行業形成了領先的競爭優勢,其市場份額于中國、美國和歐洲的所在市場均排名第一,并在2020年取得公司營業額總計1653.4億元(255.89億美元)的佳績。首次登上世界500強財富榜。
華潤置地以1679.96億元(26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首次躋身世界500強榜單。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華潤置地業務布局境內外83個城市,總資產達人民幣8690億元,簽約額人民幣2850億元,位居行業前十;股東應占溢利298億元,盈利能力保持行業領先,經營業績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即便如此,毛利554.15億元,同比減少1.29%,綜合毛利潤率為30.9%,同比下跌7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活躍,產業分布多元化
與國內其他區域相比,粵港澳大灣區近十年來上榜的企業一直以民營企業為主,表現活躍。今年也不例外,超過1/3的企業為民營企業,上榜企業的產業分布也多元化且全面,平衡性顯著。
保險行業全國共有7家企業上榜,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三大主營業務為一體、核心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業務并行發展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之一。1988年誕生于深圳蛇口的中國平安憑借持續穩健的業績增長,以1915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全球榜單第16位,較去年上升5位,全球金融企業排名第2位,在中國入圍企業中排名第5位,蟬聯中國內地混合所有制企業第1位。
中國平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艱巨挑戰,中國平安2020年持續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踐行“專業讓生活更簡單、科技讓金融有溫度、醫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運用金融科技和醫療生態的力量,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實現營業收入1.32萬億,凈利潤1593.59億元,總資產9.528萬億,個人客戶數超2.18億,互聯網用戶超5.98億。
而今年已經是招商銀行連續上榜的第十年,今年招商銀行以604.3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6%)排名第162位,較上年躍升27位。此外,在2021年度《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招行位列第37位。招商銀行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經過多年的思考和實踐,招行的的使命除了34年前創始人袁庚所賦予的“為中國貢獻一家真正的商業銀行”之外,還有探索商業銀行的“3.0模式”,也就是“大財富管理的業務模式+數字化的運營模式+開放融合的組織模式”,致力于做國民經濟轉型升級與人民美好生活的“連接器”。
以670.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50.76億美元利潤位列今年500強榜單第139位的碧桂園,同樣引人注意。碧桂園2017年首次以467位登上《財富》世界500強,5年以來排名連續攀升,排名累計攀升328位,成績顯赫。據《財富》500強榜單,2019年碧桂園是榜單中上升最快的企業,2020年是全球上榜房企首位,2021年排名再創新高。
7月27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指出,我們強調“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創新,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各位企業家要以“專精特新”為方向,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把企業打造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
與國企相比,民企往往來自競爭充分的行業領域。保險、金融、房地產、互聯網、制造業……各種民企的相關數據,不僅充分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活力和產業多元化,發展平衡且全面,更是間接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中的帶動能力。
另據廣東省統計局近期數據,盡管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孵化出16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廣東省仍憑借57226.31億元的成績穩居全國第一,上半年GDP增速超過了12.7%,兩年平均增速為5.0%,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未來,隨著持續推動廣東省貿易強省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大灣區將迸發出更蓬勃的發展活力。記者 葛愛峰 見習記者 王敬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