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1北京峰會”上表示,綠色金融要在支持相關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基礎上,對傳統業務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因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實際和行業轉型難度,避免“談碳色變”。
綠色金融對意義與挑戰
梁濤表示,綠色金融不僅是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也是深化金融行業對外開放,參與國際金融合作的主要手段。發展ESG投融資是綠色金融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球ESG投資正從邊緣逐步走向核心,從支流逐步成為主流。我國ESG投融資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持續推動銀行保險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取得明顯成效。在政策推動下,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不斷豐富,綠色融資規模持續增長。
銀保監會支持銀行、保險機構發展能效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穩妥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探索碳金融、氣候債券、藍色債券、氣候保險等創新型綠色金融產品。
綠色保險功能不斷提升,環境責任保險已覆蓋重金屬、石化、醫藥廢棄物等20余個高環境風險行業,大力發展森林草原保險,2020年提供相關風險保障達1.65萬億元。
梁濤也指出,綠色發展在實踐中還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和挑戰,如市場在金融資源綠色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驅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政府和市場協同效應還不明顯;綠色資產產品和服務的定價缺乏相應的標準、策略和工具;融資價格尚不能綜合反應資金成本、風險議價和生態價值;金融機構ESG戰略規劃和應用水平參差不齊;責任投資理念教育有待加強;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的方法、工具、信息披露有待完善;在產品創新、人才建設和風險管控方面亟待提升。
綠色金融支持經濟轉型
在新的發展階段,綠色金融使命重大。梁濤表示,中國銀保監會將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新路徑,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首先,把握正確方向,加強統籌協調。金融機構應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各行業發展的階段性和轉型難度等因素,緊密跟隨有關部門制定的碳減排政策,不可簡單地對傳統高碳行業實施踩踏式、冒進式操作,要在確保自身業務可持續性,積極支持相關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基礎上,對傳統業務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避免“談碳色變”。
其次,完善政策體系,優化金融服務。銀保監會將健全綠色金融監管的政策框架,完善統計監測和考核評價體系,制定綠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鼓勵銀行拓展信貸抵質押范圍,豐富綠色保險產品,探索差別化的保險費率機制。
最后,踐行責任投資理念,防范金融風險,加強國際合作。
此外,銀保監會還鼓勵金融機構強化內部的激勵約束,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加大對綠色低碳投融資項目的支持力度,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完善客戶授信管理,將碳表現、碳定價納入授信管理流程。記者 傅碧霄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