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第二季度例會。
會議指出,要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優化存款利率監管,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央行的季度例會通常被視為下階段貨幣政策的“風向標”。和一季度例會相比,二季度例會對“穩”的重視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招商證券宏觀團隊分析認為,與上半年“穩字當頭”主要強調通過政策穩定來鞏固經濟增長不同,下半年的“穩”字中增加了“防風險”的政策意味。“面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外部變數、金融風險、經濟增長等多項約束,堅持‘穩字當頭’仍將是貨幣政策應對復雜形勢的最優解。”
持有同樣觀點的國泰君安證券研報分析表示,“短短千字的會議紀要中,光‘穩’字就出現15次。”貨幣政策對“經濟平穩”的關注給予了更高權重。
貨幣政策難寬松
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穩步回升,在地產、出口“雙輪驅動”的支持下,當前處于穩中向好的狀態。
在對經濟形勢的描述中,本次例會新增“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刪除了“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積極因素明顯增多”以及“經濟恢復進程仍不平衡”,對于經濟形勢的表述更加積極。
中信證券明明指出,自上周四(6月24日)起,央行結束了3月以來每日1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開啟300億元逆回購投放,核心目的在于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大概率不是常態之舉。此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改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再次印證了當前經濟形勢向好,貨幣政策難以明顯寬松的立場。
招商證券謝亞軒則認為,在“防風險”導向下,貨幣政策易緊難松。維護金融穩定是央行的兩大職責之一,對此央行探索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雙支柱政策體系。盡管宏觀審慎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擔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的壓力,但仍需要貨幣政策提供適宜的貨幣環境來配合。
“據此推斷,面對下半年金融風險壓力增大、防風險重視程度提升的形勢,貨幣政策將在避免政策轉向過快從而引爆風險的基礎上,防止政策過度寬松,助長金融風險。” 謝亞軒表示。
由于二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經歷了一段急漲后回調的雙向波動走勢,本次會議未再提“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而是改為“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
新增兩處內容需關注
在針對下階段的政策部署安排方面,貨幣政策并無大調整。
會議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優化存款利率監管,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本次例會中有兩處新增內容值得關注,一是提及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的調整,“估計經過這次調整,銀行存款成本上升勢頭將得到有效遏制,下半年包括各項收費在內的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將會穩中有降。”
另外,本次例會提出要"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王青表示,預計央行很可能推出綠色專項再貸款,針對綠債的支持工具也會出臺,時間很可能是在年底之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例會刪除此前多次季度例會表態的“圍繞創新鏈和產業鏈打造資金鏈,形成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和三角互動”。
對于下一步貨幣政策的方向,中信證券明明指出,下半年政策組合或將主要依靠財政發力來穩增長,貨幣政策更可能在總量穩健的前提下,結構性支持高質量發展。需關注貨幣中性的背景下財政對穩增長的響應速度,警惕四季度利率上行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指出,下半年貨幣政策關鍵變量不是通脹,是金融風險。成本推升的通脹不會導致貨幣政策收緊。相反,在經濟增速減弱,而債務負擔上升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將關注金融風險的釋放。記者 劉佳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