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日系”營銷的農夫山泉在氣泡水上栽了跟頭。日前,農夫山泉在宣傳旗下一款蘇打氣泡水時,標注了“拂曉白桃產自本福島縣”,隨后農夫山泉也因為該宣傳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受該事件影響,6月28日港股開盤農夫山泉股價跳水,盤中一度跌逾6%,截至收盤報價40.4港元/股,總市值4544億港元。
農夫山泉自2020年9月上市以來,一直受投資者追捧,被稱為股市“A股四大水”的其中一水。不過,自2021年1月創下65.65港元/股巔峰后,農夫山泉股價開始一路下滑,截止6月28日收盤,股價距離年初高點已跌了近4成,同時市值也已經蒸發了近3000億港元。
在此次氣泡水原材料消息不斷發酵下,農夫山泉又會何時止跌?
“蹭日系”闖禍
6月27日,有網友質疑,農夫山泉的一款蘇打氣泡水在宣傳時,標注了“拂曉白桃產自本福島縣”。據悉,自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嚴重核泄漏后,我國已經禁止從包括日本福島縣在內的多個縣城采購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
隨后面對網絡質疑,農夫山泉進行回應:“農夫山泉拂曉白桃味蘇打氣泡水產品是一款風味飲料,在產品標簽配料表中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范要求標明了產品配料。拂曉白桃原產于日本福島,風味獨特,上世紀在我國已有引種。農夫山泉研發人員依據拂曉桃的獨特風味,創制了類似拂曉桃風味的產品,與拂曉桃產地沒有關聯。”浙江省建德市市場監管局在6月27日也發布通報稱:“經核實,該氣泡水的生產原料無從日本福島縣采購的情況。”
但是農夫山泉的這則回應也令消費者質疑,若廣告中的拂曉白桃不是產自日本,那農夫山泉就是存在玩文字游戲并虛假宣傳的可能?網友也開始紛紛調侃:“農夫山泉有點‘核’”。
此次出現“營銷問題”是否對農夫山泉未來信譽產生影響,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的情況,對農夫山泉的整個品牌與商譽以及銷量,還有在國人心中的形象,肯定是大大受打擊的,這是必然的。”
同時,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分析稱:“目前是否確認定性為虛假宣傳,還未可知,此次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以及當前社會非理性情緒在事件真相中的作用,都沒有水落石出,所以對品牌的影響目前還無法確定。”
針對農夫山泉此次陷入爭議及股價下跌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將采訪提綱發送至農夫山泉官方郵箱,但截至發稿日,對方并未予以回復。
農夫山泉憑借“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兩句廣告語稱霸了飲用水領域,并成功上市,其董事長鐘睒睒的身價也一度趕超馬云,問鼎首富之位。但其股價在今年的大幅下調以及這次的信譽問題對其接下來的影響可能還在后面。
市值蒸發近3000億
2020年9月8日,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上市首日高開85.12%,報39.8港元/股,總市值超4400億港元,成為港股飲料的第一。鐘睒睒也隨著農夫山泉的市值飆漲,登上亞洲首富之位,農夫山泉由此被成為“大自然印鈔機”。
受該“福島原材料”消息的影響,6月28日,農夫山泉股價下跌,截至收盤,報收40.4港元/股,盤中下跌6.21%,總市值4544億港元。股價幾乎跌回到一年前IPO時候。
自2021年初創下67.6港元的高價以來,農夫山泉的股價一路下滑,截至目前,股價較年初最高點已跌超40%,市值蒸發3000億港元,董事長鐘睒睒身價同時也大幅度縮水,按鐘睒睒直接和間接持有農夫山泉共84.41%股權計算,5個多月身價蒸發約2700億港元。
此次營銷出現的問題,對農夫山泉后續股票市場是否存在的影響,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此次是運營端的問題,對于資本端的影響相對來說沒有這么敏感,但是目前農夫山泉的市值也已經蒸發了很多,未來如果農夫山泉不處理好,它的股價肯定還是會波動的,這是必然的。”
沈萌表示:“此次的氣泡水作為新品,營收占比還不足以影響農夫山泉的業績基礎,所以對投資者來說還要看后續事件的發展。”
數據顯示,2020年農夫山泉總營業總收入為229.5億元,同比下降4.79%,凈利潤52.77億元,增長6.65%,其中占營收比重最大的是農夫山泉的礦泉水,占比61%,較同期上漲2.3%。另據公開數據顯示,康師傅2020的營收為676.18億元,娃哈哈2019年的營收為464.4億元。
對于市場競爭,沈萌表示:“雖然農夫山泉營收數據低于娃哈哈和康師傅,但是后兩者的產品線也更多樣化。農夫山泉在2020年的收入存在下滑問題,所以如果農夫山泉不能提振收入,可能股價會繼續回撤。”見習記者 姜艷鑫 華夏時報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