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排行榜不收費 斬斷背后“利益鏈條”
當前,社會上以“國家”“中國”名義發布的營商環境評價排名數量眾多,相關評價大多屬于學術研究,采用的指標體系、評價方法、數據來源等與通行做法存在較大差異。有的使用“權威”“官方”等詞語誤導社會公眾,有的過度強調得分排名、組織頒獎儀式,還有的借機搞培訓、收取參會費用。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今天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強化源頭管理和監督處置,堅決斬斷營商環境評價背后的“利益鏈條”。
據介紹,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已連續3年在全國組織開展多批次營商環境評價,覆蓋31個省區市,共有98個城市和18個國家級新區參評。“需要說明的是,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營商環境評價以深化改革為導向,堅持以評促改、以評促優,不設‘排行榜’‘獎牌榜’,更不會向任何城市、單位收取費用。”金賢東在發布會上表示。
2019年底國務院公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要求,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
針對當前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中出現的亂象,金賢東強調,對于沒有得到國家認可、授權,或仍處于學術研究、理論探索階段的營商環境評價,組織開展評價的相關主體應明確研究屬性、規范相關表述,避免對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產生誤導。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將持續加強相關信息的發布解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于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