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3月18日下午,河南焦作小伙邱明樂在省腫瘤醫院為韓國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他是河南第724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河南第20例為國(境)外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愛心人士,他說:“生命大于天,如果通過我的一點付出,能夠挽救異國他鄉一條生命,我覺得比什么都值。”
今年33歲的邱明樂是國家電網焦作沁陽供電公司的一名普通黨務工作者,也是一名退伍軍人。2004年,邱明樂應征入伍,服役期滿后到沁陽市供電公司工作。工作中的邱明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2018年被沁陽市供電公司評為年度優秀黨員。
2015年6月,邱明樂參加了當地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活動,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捐獻志愿者。2018年6月25日,他接到焦作市紅十字會的通知,說他與一名韓國血液病患者HLA(人類白細胞抗原)低分辨分型相合。2018年7月11日,他按照中華骨髓庫河南分庫的要求再次進行了血樣采集。今年1月22日,焦作市紅十字會告知邱明樂,他的血樣與患者高分辨分型配對成功。2月21日,在焦作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邱明樂在焦作市人民醫院接受了全面身體檢查。
3月1日,邱明樂接到焦作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正式通知他,說他的所有條件全部達到捐獻要求,請他于3月13日赴鄭州做捐獻前準備,并于3月18日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
“在等待高分辨分型確認和體檢結果的那些日子里,我的心情既充滿期待又有些擔憂,唯恐最終結果讓對方失望。”邱明樂說,慶幸的是,他所有的條件都達到了捐獻要求。
邱明樂告訴母親和妻子,自己要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她們十分擔心他的身體,他就在網上搜索各種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信息,讓母親和妻子了解并支持他救人的決定。他安慰妻子和母親:“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傷害捐獻者身體,和獻血差不多,能挽救別人的生命。當初參加血樣采集就是想去救人,現在既然被選上了,就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做人做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邱明樂的母親深明大義,十分支持兒子的選擇,她對邱明樂說:“既然作出選擇了,就要認真對待。現在配型成功了,你如果不去救人家,人家的生命就可能沒有了。媽支持你!”
邱明樂的妻子王蕾也是沁陽市供電公司的一名優秀員工,她也表示理解、支持丈夫的做法。
邱明樂的兒子還是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雖然不太懂,但聽說老爸要去“救人”,他覺得自己的老爸很英雄!
邱明樂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將于3月19日由德國取“髓”公司志愿者帶回韓國,為韓國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相關鏈接:
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亦稱中華骨髓庫)是搭建血液病患者、捐獻者聯系的橋梁,是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庫。截至2019年2月底,擁有入庫志愿捐獻者資料265萬人份,8100余位志愿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隸屬于河南省紅十字會, 2003年1月開始運行,主要從事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宣傳、志愿者招募、血樣采集、HLA分型檢測及捐獻者再動員、捐獻者服務等工作。經過十余載成長,現擁有12.7萬人份志愿捐獻者資料,在邱明樂之前已有723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總人數連續6年領跑全國。
16年來,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幫助下,河南省紅十字系統工作人員齊心協力,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不斷發展,成功捐獻人數不斷刷新我省和全國省區歷史紀錄。2012年9月,平頂山市任建強成功為臺胞捐獻造血干細胞,使我省成為全國首個捐獻人數超過300例的省份;2018年11月9日,隨著志愿者張明婭、毛先付、崔志斌為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河南省率先在大陸31個省份實現7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凝聚河南大愛的“生命種子”還播撒到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香港地區8例、臺灣省1例,美國2例,阿根廷、比利時、荷蘭,新加坡、阿富汗各1例,韓國3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通過河南省分庫成就了挽救患者生命的無私善舉,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的開展為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對倡導社會和諧、引領社會新風尚、傳播社會正能量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
編輯:郭同歡 審核 :新聞總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