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停牌500天、近17個月后,恒大物業壓線復牌了。
恒大物業是恒大集團旗下的物業公司,于2020年12月港交所上市,2021年2月中旬,恒大物業迎來股價最高峰,達到每股19.1港元,總市值為2062億港元,此后便一路下跌。
截至今日收盤,恒大物業跌47.39%,報價1.21港元,成交量4.73億股,總市值為130.81億港元,市值蒸發超93%。業內人士認為,恒大物業股票現在已經跌破支撐位1.78,走勢很弱。
【資料圖】
此外,恒大物業是恒大旗下第二家復牌的上市公司。7月28日,恒大汽車正式復牌,復牌首日大跌61.25%,次日反彈漲59.68%,隨后兩個交易日窄幅震蕩,今日收盤受拖累目前跌超7%。
此前8月2日晚間,恒大物業在港交所發布了履行復牌指引,恢復股票買賣的公告。
公告中顯示,于2022年6月15日及2022年8月30日,恒大物業曾接獲兩封由聯交所發出的“復牌指引”。當前,恒大物業已履行全部六項復牌指引,因此向聯交所申請恢復買賣公司股份。
據查閱公告,恒大物業所提及的六項復牌指引,主要包括補充披露財報、圍繞134億元被強制執行而引發的調查和檢討、證明公司持續運營能力、管理及運營的誠信以及獨立的內部監控檢討等問題。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復牌的首要條件就是需發布所有此前未公布的財務業績。對此恒大物業稱,公司已于2023年6月5日發布了2021年度、2022年中期及2022年度的審計財務業績。
關于上任審計機構羅兵咸永道提出的有爭議的“134億元存款質押擔保”事項,恒大物業稱,外聘核數師上會栢誠已取得獨立調查委員會出具的關于最終獨立調查報告。
公告中披露的獨立調查結果顯示,于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間,恒大物業的6家附屬公司通過8家銀行,為多家第三方(作為被擔保方)融資提供存款質押,相關的資金透過部分被擔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扣除費用后)劃轉至恒大公司。
該質押擔保期限屆滿,因觸發質權實現條件,相關的銀行劃扣、劃轉了合計約人民幣134億元的存單存款。
對于這“134億元應收款項”,恒大物業表示,上會栢誠已與恒大物業的管理層確認,公司暫未與恒大公司達成償還方案,公司管理層評估了款項的可收回性,對134億元應收款項進行全額撥備。
此外,恒大物業也表示,自知悉該質押擔保后,立即開展內部監控檢討、人員培訓及調整等補救措施,并接受獨立調查委員會建議,積極落實各項救濟措施,持續向第三方及恒大公司開展追償工作。
關于公司是否有持續運營的能力,恒大物業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全國共設立26個區域公司、3個獨立品牌下屬公司,員工超8萬人。管理業態涵蓋住宅、商寫、主題樂園、產業園、康養項目,學校、醫院、銀行、政府大樓、高鐵、機場、景區等公建項目及城市公服等。
截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總簽約建筑面積約8.17億平方米,簽約項目總數3152個,公司有2759個在管項目,其在管總建筑面積約5.06億平方米,為超過330萬業主提供物業管理服務。這些在管項目覆蓋22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
恒大物業在公告中預計未來收入及凈利潤均可維持與物業行業頭部企業相當的增長水平,財務風險低,可保障公司持續生產經營,且認為自身擁有足夠的資產進行業務運營。
查閱恒大最新的財務數據可知,2022年公司總營業收入約118.1億元,同比下降10.49;毛利潤約27.2億元,同比下降25.79%;凈利潤約14.8億元,同比增長280.31%。
在現金流方面,截至2022年,恒大物業持有現金及等價物為15.68億元,同比增長38.74%。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7.6億元,同比下降83.13%。
在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22年,度恒大物業的流動負債為82.71億元,負債合計為86.61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21.16%。
END
(責任編輯:蒲莎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