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太讓人意外!
最近,央視花了整整39分鐘播報了浙江的一個農村,讓所有人為之驚艷。這個農村的富裕程度不僅令人咋舌,而且從福利、設施、居住環境來看,簡直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夢想家園。
(資料圖片)
而就在央視新聞報道之前,這個村才因壕氣剛登上熱搜。其領頭人表示,在他們這個村,家庭資產500萬以下被視為困難戶,1000萬剛起步,5000萬才算富裕,1個億以上才算真正富裕戶。該言論一出,即刻引爆輿論。
這個村莊,就是被譽為“浙江第一村”的花園村!
01
浙江第一村
花園村位于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鎮,如果是第一次來到這里,很難不發出連連驚嘆。
高層樓盤、連片別墅、五星級酒店、大型劇場、綜合醫院、國際影城,甚至還有一架高聳的摩天輪……這完全顛覆了大家對中國農村的印象。
(圖片來源:花園村官微)
其中,在花園村國際影城,排片表上都是最近熱映的電影,像《長安三萬里》《八角籠中》,很多影片甚至能看全國首映。
花園村還有一個五萬多平方米的商業中心,肯德基、蘇寧易購、瑞幸咖啡等,這些一般出現在大城市、大商場里的品牌,也都出現在了花園村里。
除了這些令人驚嘆的現代化設施外,花園村的福利更令人艷羨。
花園村目前還保留了“糧票肉票”,只不過跟上個世紀的情形不一樣,現在村民拿著“糧票肉票”每個月可以免費領取25斤重的大米、2斤豬肉、2斤雞蛋 和2斤食用油,基本上可以滿足個人需求。
此外,村民還享有其他幾十種福利,包括建房補貼、免費公交、免費數字電視、獎學金制度等,在居民最關心的教育、醫療問題上,村里也有保障。
村民子女上學實行從幼兒園到高中,16年免費教育制度。村里還有一所提供國際化教育的外國語學校——浙江師范大學附屬東陽花園外國語學校。這所外國語學校是浙江師范大學與東陽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由浙江師范大學與花園集團聯合創辦的一所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15年一貫制國際化學校。
在醫療方面,花園村坐擁全國最大的村級醫院之一——花園田氏醫院,這是一家按二甲標準配置的民營醫院,民眾在家門口就可以做核磁共振、胃鏡腸鏡、CT彩超等。村民在這里看病,除了醫保報銷外,自費的部分還可以再報銷50%。
可以說,從衣食住行,花園村為村民實行了最大的兜底,讓大家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學有所教。
而比村容村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里的收入水平更加令人嘆為觀止。
去年,花園全村營業收入達到了655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更達到16.5萬元,是同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的4倍多,是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8倍。據村民介紹,村里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月薪隨隨便便過萬元。
難怪帶頭人敢直言,在花園村家庭資產500萬以下就是困難戶。
總之,如今的花園村已經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樣板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還是浙江省首個單獨以村為單位創建成功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并且榮膺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上百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但如果把時鐘往回撥40年,那時候的花園村卻是有名的窮山村。這40年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讓花園村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02
產業興村
1978年,花園村只是一個面積僅0.99平方公里的小村莊,人均年收入78元,只有同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半。別的村莊用電燈,花園村只用得起煤油燈;別人用拖拉機耕地,花園村還要靠牛耕地,就連吃的水也要到隔壁村去挑。
那時候的花園村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但很快,花園村迎來了新的轉機。一位叫做邵欽祥的年輕人當選花園村村支書,當時也正好趕上了國家對于農業農村政策大刀闊斧改革的契機,邵欽祥迎來了第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
從1981年開始,在邵欽祥的帶領下,花園村開啟了一條產業興村路。
1981年5月,邵欽祥等3人各出資500元,創辦了蠟燭小作坊。到年底,紅利頗豐。那年春節,花園村家家戶戶分到了“花園”牌紅燭。看著搖曳的燭光,貧窮的花園人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光芒。
1981年10月,花園村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工廠——花園服裝廠。到1984年,村里的工廠已經能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幫助本村村民獲得遠高于務農的收入。
后來,邵欽祥又把8家村辦企業和46家村里的私營企業聯合起來,組建了花園集團,用企業利潤對村里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行投入。在邵欽祥的帶領下,村里的居民人均收入突破3.6萬元。
2003年浙江全省推進的“千村示范 萬村整治”工程,讓花園村又一次新生
2004年,東陽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決定將花園村與周邊9個行政村合并,組建成新的花園村,帶動周邊共同發展。2017年又進行了第二次并村,又有9個村子被并入了花園村,使花園村的面積從最初的0.99平方公里達到了12平方公里,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花園村。
雖然當時并村遭到了不少村民的反對,但從結果來看,花園村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并村是很重要的一步。尤其是花園集團,經過并村后,迎來了高速發展。
(圖片來源:花園村官微)
花園集團目前是國家級企業集團,旗下有50多家全資和控股公司。從1981年創辦蠟燭廠和服裝廠開始,經過近40年的創業創新,已經形成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相配套并帶動花園村經濟的發展格局。
2022年,花園集團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31位、浙商全國500強第72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317位。當年花園村全村營收655億元中,花園集團就占據了382億元。
花園集團主要擁有五大產業:紅木家具與木制品、生物與醫藥、新能源與新材料、建筑與房產、教育衛生與旅游文化;五大板塊:一是工業企業板塊,二是旅游文化板塊,三是教育衛生板塊,四是現代農業板塊,五是紅木家具板塊。
特別是紅木家具以及生物醫藥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性產業。
做家具是東陽的傳統手藝,花園村的紅木家具生意則興起在2006年前后。但花園村并不是紅木產地,地理位置也并不優越,因此剛開始也并不突出,紅木家具市場小而散。
轉變在2010年,當年花園集團決定出資建立5萬平方米的花園紅木家具城。家具城建成后,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絡繹不絕,花園紅木家具城開始聲名鵲起,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木家具專業市場之一。
現在,花園村的紅木企業已經超過了2300多家,紅木家具城也已經擴建到了六期,占地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隨著紅木家具的興起,花園村已形成紅木家具全產業鏈和產業群。
這一產業不僅為花園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花園村常住人口超過了6.5萬人,其中5萬多人都來自外地,還帶動了花園村周邊五個鄉鎮——橫店鎮的一部分、南市街道、千祥鎮、南馬鎮、黃田畈鎮幾十萬人致富。
花園村黨委書記邵欽祥表示,“花園村目前正在籌辦一個新的家紡市場,首批來自南通、金華、永康等地的知名家紡品牌已經簽約,如果你有經濟頭腦歡迎來花園村開店辦廠”。
而除了紅木家具外,花園村的生物醫藥產業也強到不可直視。
1996年,花園村與中科院進行合作,投資7000萬元發展維生素D3產業。2000年5月,花園村村領導斥資2000萬元一次性買斷維生素D3生產技術,并成立了花園生物公司。2001年,維生素D3投料試產成功。2003年開始,維生素D3系列產品進入國際市場。2014年,花園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
現在,花園村擁有全球最大的維生素D3生產企業,占全球市場的份額超過40%。
總之,花園村通過賡續奮斗,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的振興之路,也為中國農村的繁榮富強提供了發展樣板。
03
以史為鑒
其實,在花園村之前,華西村更是全國紅極一時的明星村,被譽為“天下第一村”。
曾經的華西村富可敵國,甚至能達到每戶人均存款六百萬。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現如今的華西村卻負債四百億。上個月,華西村更是以1元賣掉華西集團80%股份,轟動全國。
而華西村的發展路徑與花園村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都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都是在帶頭人的引領下通過堅持集體所有制,興辦鄉鎮企業富裕起來的。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華西村三大支柱產業——鋼鐵業、紡織業、旅游業——逐漸飽和,出現產能過剩,支柱產業逐漸衰落,新的產業又未培育壯大起來,極大影響了華西村的經濟收入;另外,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也成為華西村發展的掣肘之一,使得華西村開始掉隊。
相比于華西村的落寞,如今的花園村正如日中天,但也應該以史為鑒,警鐘長鳴。
如何鞏固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并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從而不斷激活花園村的經濟活力;以及采取什么樣的管理方式才能讓花園村繼續保持健康有序運轉,這都是花園村面臨的時代發展問題。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3-2028年中國紅木家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3-2028年中國維生素D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3】《2023-2028年中國文化旅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參考資料:
【1】《花園村的故事》CCTV-1
【2】《浙江東陽花園村與南通家紡城浙江商會舉行簽約儀式》消費日報
【3】《欠債400億!“天下第一”華西村或臨破產?為何會落到這種地步?》財經月月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