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突發事件和災害是無法預測和避免的, 這些事件往往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發展應急產業,可以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和質量,加強災害預防和應對的能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工信部召開的會議再次強調應急產業的重要性。
6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會議強調,要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持續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結合主題教育問題整改整治,持續開展民爆行業全覆蓋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和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質量,加快智能裝備和技術推廣應用,推進生產線“少人化、無人化”,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強通信業及通信建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組織開展通信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督部省聯合檢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指導基礎電信企業完善應急預案,強化重點防護,持續提升網絡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指導工業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夯實工業行業安全發展基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指導地方做好化工園區認定管理,開展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應用,提升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管控水平。實施科技興安,著力培育壯大安全應急產業,抓緊編制并推動實施《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指導部屬單位、部屬高校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做好實驗室安全工作,確保部系統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資料圖)
應急產業以滿足應急管理的資源需求為導向,以提供應急管理四個階段所需的應急資源為核心,并以應急資源體系的核心能力建設為重點。根據中國工信部2020年12月發布的《安全應急產業分類指導目錄(2020年版)(征求意見稿)》中對于安全應急產業分類,應急產業可以分為安全防護類、監測預警類、應急救援處置類和安全應急服務類。
應急產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都是重大災難的發生,因此分析應急市場需求情況時,應急產業在下游各種災難領域的市場需求情況以及中國應急管理部門每年的預算支出金額,二者結合可以較好的反映出應急產業的需求情況。
根據中國應急管理部的數據,2018-2021年,中國應急管理部預算總支出呈波動狀態,2021年為61.64億元,同比增長3.16%;2022年,中國應急管理部門預算支出95.79億元,同比增長55%。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5G、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芯片先進制程的突破,數智化城市建設將成為應急產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行業發展前景廣闊。預計2022-2027年中國應急產業年復合增長率為15%,中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在2027年將突破4.5萬億元大關,達4.76萬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快速發展,應急產業下游應用領域將迅速擴張。各應用領域從基礎級的安全防范逐漸向綜合級的管理層面發展,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施需要應急相關設備作為基礎設施。同時,隨著算法和芯片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人工智能在應急產業中的應用將逐步增加,可以處理各行業場景下的任務。此外,產業之間的合作也會不斷加深,應急產業相關廠商將與算法廠商、芯片廠商、第三方軟件商、綜合解決方案商等進行跨界合作,以實現資源配置和信息共享的優勢互。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應急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