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是指利用海洋上的風力發電的一種新能源形式。由于海上風力更加穩定且強勁,海上風電不僅能夠滿足大量電力需求,還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海上風電具有占地面積小、能源利用效率高、對環境影響小等優點,因此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和重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海上風電正逐漸成為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地球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資料圖】
近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所屬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建廣東院)勘察設計的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日前順利完成國內首臺12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安裝,該標段大風機安裝任務全面進入吊裝階段。
中國能建廣東院海上風電技術專家楊敏冬介紹,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沙扒鎮附近海域,場址水深45—48米,離岸最近距離約62公里,是目前國內在建風場中施工水域最深、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該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500兆瓦,擬安裝44臺海上風電機組,其中11兆瓦機組25臺、12兆瓦機組18臺、16.6兆瓦機組1臺。
海上風電是指在潮間帶、近海海域等主要區域建立風力發電場,將風能轉換為電能,是一種使用離岸風力能源的方式。
相較于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等優勢,但同時,海上風電也有其相應的劣勢,具體情況如下:
2022年2月,世界海上風電論壇(WFO)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海上風電報告,對全部安裝并首臺或首批機組并網的海上風場進行了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新增投入使用的海上風電場53個,其中中國新增投入使用的海上風電場46個;全球48個在建海上風電場項目,中國有37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2022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持續增長,其中2021年呈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39萬千瓦,同比激增164.16%;截至2022年9月,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726萬千瓦。
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好。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具有風資源豐富、可利用小時數高、不占用土地以及適宜大規模開發等特點。2021年1月,中電聯發展規模、成本和技術三大方面對未來我國海上風電項目進行了預測,這也是我國海上風電場的發展前景預測。
楊敏冬表示,項目采用風漁融合的一體化導管架設計,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海洋牧場的投資成本,達到集約用海效果,還將實現風場上部發電、下部養魚的一體化開發模式,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該海上風電場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18.3億千瓦時,對促進廣東省深遠海風電場開發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上風力發電(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