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伏發展是當前能源領域的熱點話題,也是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智能光伏發電系統逐漸成為替代傳統能源的主要選擇。智能光伏發展的核心是將光伏發電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相結合,實現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和優化運行。通過智能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實現光伏發電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自動調控,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電質量。智能光伏發展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清潔能源的需求,還能夠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智能光伏發展將在能源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環境。
近日,全國智能光伏產業發展交流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全國近40家智能光伏試點示范項目和企業的代表齊聚昆明交流經驗,分享智能光伏典型案例及先進做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在會上指出,下一步要形成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合力,利用中央及地方相關渠道,推動智能光伏資源集約化整合協同。
(相關資料圖)
楊旭東表示,在政策支持和業界共同努力下,我國光伏產業生產制造及市場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技術水平全球領先。5G通信、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光伏產業加速融合,智能制造、智能運維、智能調度等水平有效提升,多領域應用系統化解決方案持續創新優化,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和項目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雙碳目標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0年及2021年光伏裝機量大幅回升。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為54.88GW,同比增長14%。2022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再創新高,達到87.41GW,同比增長60%。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增長迅速。2013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僅為19.42GW,到2021年已經增長至306GW,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資料,未來幾年,為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光伏發電行業將成為高速發展的新能源產業之一,預計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裝機容量或將在70GW-90GW之間,進一步初步預計到2027年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累計裝機量可能在700GW-850GW之間,由此也將推動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長。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2-2023年)》,2022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87.41GW,同比增加59.3%。初步預測2023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在95-120GW之間;到2030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將在120-140GW之間。
楊旭東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和政策協同,持續深化智能光伏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政策規劃銜接。持續優化光伏產業發展環境,加快《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發布,開展光伏電池尺寸等關鍵標準制修訂。加快光伏“走出去”和“引進來”,鼓勵人才、技術、標準等國際合作。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