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中關村論壇|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在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已經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與應用層的腦機接口全產業鏈,并在醫療、教育、工業、娛樂等領域應用落地,將展現出強大的創新驅動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所謂腦機接口,指在人或動物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創建的直接連接,實現腦與設備的信息交換。其工作流程包括腦電信號的采集和獲取、信號處理、信號的輸出和執行最終再將信號反饋給大腦。
腦機接口的技術分類,按照信號采集方式劃分,主要分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侵入式指通過手術等方式直接將將芯片、傳感器等硬件設備植入顱腔內或電極植入大腦皮層,獲得高質量神經信號。非侵入式是指無需通過侵入大腦,只需通過附著在頭皮上的穿戴設備對大腦信息進行記錄和解讀。半侵入式介于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之間,將腦機接口植入到顱腔內,但是在大腦皮層外,降低了手術風險和免疫反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指出,腦機接口作為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新興技術,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領域,也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競爭新優勢的未來產業領域。
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估計,目前全球腦機接口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5億美元,而國內腦機接口行業市場規模僅10億元左右,占全球市場規模的比重不足10%,行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雖然國內腦機接口技術迅猛發展,但我國在腦機接口領域數據、腦信號解碼算法、信號采集設備方面卻尚未建立起較為統一的標準體系,這可能會導致未來市場缺乏秩序,阻礙腦機接口行業的發展。
把腦機接口作為培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趙志國透露,工業和信息化部把腦機接口作為培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加強腦機接口應用場景的探索,加速推動腦機接口產業的蓬勃發展。
具體來看,一是增強腦機接口產業的創新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和支持腦機接口,在產學研用領域開展廣泛的國內、國際合作,加強腦機接口基礎理論、信號采集、先進算法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與重要應用產品的攻關,提升腦機接口相關芯片、關鍵元器件等基礎工業的能力水平。
二是完善腦機接口的產業生態,以教育、醫療等領域產品和科研設備需求為導向,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和應用單位形成創新聯合體的產業團體,打造技術研發、試驗驗證、產業化推廣的良性循環,加強數據和樣本的共享,進一步發掘腦機接口技術儲能的潛力,提升以醫療、健康、消費、電力、教育、民生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水平。
三是夯實腦機接口的產業基礎,鼓勵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加快布局腦機接口前沿技術專利和標準體系。確定合理的科研和應用的邊界,確保相關技術的安全應用。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腦機接口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