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5月24-26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在杭州洲際酒店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促進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有來自國內外政府機構、科研院所、電網公司、發電集團、系統集成商、儲能裝置企業、能源服務商、項目開發企業、投融資機構等3000家企事業單位參會交流,共同研討儲能產業的現狀和未來前景。
(資料圖)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表示,“考慮到原材料價格的逐步趨于理性,各地能源配儲政策的逐步完善,獨立儲能商業模式的不斷優化,儲能電站有望保持持續的高速增長,預計2020年中國儲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GW,202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70GW。
當前,儲能技術總體可以分為物理儲能和化學儲能兩大類。物理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飛輪儲能、重力儲能、相變儲能等;化學儲能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礬液流電池、鐵鉻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以及氫(氨)儲能等。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新型儲能技術發展還將催生能源新產業、新業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搶占能源戰略和裝備制造業新高地的重要領域。
2022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占比為90.7%
根據中國儲能網《2023中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2022年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中,各技術路徑占比情況為:鋰離子電池占比為89.6%,壓縮空氣占比為1.6%,飛輪儲能占比為0.2%,鉛蓄電池占比為2.6%,液流電池占比為2.5%。
2022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中,各技術路徑占比情況為:鋰離子電池占比為90.7%,壓縮空氣占比為1.9%,飛輪儲能占比為0.3%,鉛蓄電池占比為0.8%,液流電池占比為3.5%。
2025年底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容量將達70GW
2022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GW以上。如有成本疏導機制建立和推動下,考慮“十四五”末現有規劃、在建、招標新型儲能項目容量全部建成,則2025年底全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容量或將達70GW(不含抽水蓄能)。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3年我國新型儲能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GW-20GW。2023-2025年間合計增量接近60GW(不含抽水蓄能),到2025年累計規模有望達到70GW左右。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戴劍鋒表示: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多樣,能夠與電力系統源、網、荷等各環節融合發展,在電源側可與新能源、常規電源協同優化運行,在電網側可提升電力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統綜合效率,在用戶側可靈活多樣應用。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