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度緊張,我們這里的放款時間不確定,建議您咨詢一下其他銀行。”這已是程潔(化名)被第二家銀行“拒貸”。在請假3次看了8個房源賣掉自己的房子之后,程潔沒想到,買一套二手學區房最大的難題竟然卡在了“如何拿到貸款”上。
近期,網絡不斷熱議“斷貸”一事,稱有多個城市銀行今年房貸額度已用完,不能再繼續發放貸款。為此,《華夏時報》記者調查了北京樓市的房貸現狀,發現多家銀行整體額度仍然充足,但房貸放款時間的確有所拉長,而“學區老破小”在其中受影響幾乎是最大的。
20天內被接連“拒貸”
程潔對《華夏時報》記者說,自己正在經歷著自高考完成之后最焦慮的一段時光。2021年5月份,在經過近1年的尋找和篩選之后,程潔終于碰到了她夢想中那套“學區房”。那處房源位于西城,建筑面積約為75平米,單價為17萬元/平米,房子總價接近1300萬元。
5月中旬,程潔賣掉了自己在朝陽區的一套房源,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這套房子低于市場價成交變現。手續完成之后,程潔手中積累下600萬元流動資金。程潔的孩子今年3歲,盡管距離上小學仍有幾年時間,但不斷變化的學區房政策下,程潔經常焦慮到失眠,然而房子已經買了,其還是決定越早入駐西城風險越小。
經過了和業主的不斷議價之后,程潔簽訂了購房合同,準備開始咨詢貸款的相關事宜。按照北京市規定,程潔此前有貸款記錄,此次購買的又是二手房,首付比例為60%。1300萬全款,程潔要一次性拿出780萬元的首付款,剩下的貸款額度在500萬元左右。
“中介之前和我說過,北京學區房政策正在收緊,銀行嚴控二手房貸款額度,放款周期可能會比我想象的長一些。”程潔對《華夏時報》記者說。程潔做好了心理準備,最多也就等1個月的時間。但第二天,中介和程潔說,門店對接的銀行針對二手房特別是“老破小”的額度已經很少了,拿到貸款有可能要等到年底。
程潔轉向兩家股份制銀行申請貸款,得到的回復是“近期存量房貸業務的貸款額度有些緊張”,婉言拒絕了程潔的咨詢。不到20天的時間內,3家銀行都“婉拒”了程潔的貸款需求,采用的說辭基本上是“額度緊張,什么時候能拿到貸款不確定”。
面對500萬元的購房資金缺口,程潔已經相當焦慮。“我知道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已經不比從前了,經營貸、消費貸購房這些路子也已經走不通,對學區房的管控也很嚴,只是沒有想到,普通按揭貸款竟然也成為了一件難事。”程潔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失寵”的老破小學區房
“其實沒有這么嚴重。基本上各大銀行對于新房的貸款額度還是很充足的。新房貸款的放款周期基本上是1-2周。二手房也要看房子的類型,對于房齡較長,特別是熱點學區的學區房,額度管控會嚴一些。”一家國有銀行的相關負責人王嘉(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王嘉以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各大銀行確實在房貸業務方面有所壓力,但是并沒有出現如網傳的“斷貸潮”。隨后,《華夏時報》記者又以客戶的名義咨詢了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貸款業務負責人,其同樣對記者說:“額度總體還是比較充足的,我們這里并未出現‘斷貸潮’。”
但是,該負責人也同樣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針對“老破小”和學區房,貸款的審核會嚴格一些,難度比之前要高,放款周期相對于以前來說會拉長一些,可能要等1-2個月才能拿到。
“據我了解,北京這邊并沒有哪一家銀行已經明確表示不給二手房進行貸款,但部分業務的放款周期確實是變長了。”王嘉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記者在采訪中體會到,銀行都沒有明說“不放貸”,但對于市場中的新房、二手房、“老破小學區房”,確實顯露出了“差別對待”。而對于最“不受歡迎”的老破小,銀行顯得有些“閃爍其詞”,并未說明今年已經斷貸,只是說放款時間不確定。
而在本輪學區政策重磅落地之前兩三年,學區房還是銀行眼中的“香餑餑”,購房者張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我是2017年買房的,當時30年以上房齡的老房子,銀行會看是不是學區房,如果不是學區房,可能不給貸或者貸很少額度,但如果是熱門學區房的話,就能高評高貸,基本評估價都能到房價的90%-95%,貸款放款也‘特別痛快’。”
8月5日,樂居財經針對全國40個熱點城市的住房貸款進行了相關調查。調查平均數據顯示,北京國有四大行的審批政策和放款時間處于“正常狀態”。但華東區的多個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寧波、合肥等審批政策出現收緊,放款時間也不確定。
同時,調查結果顯示,鄭州的國有四大行已經處于“停貸”的狀態。不過,鄭州的一位新房中介從業者對《華夏時報》記者說:“如果現在買房,商貸、公積金貸款、組合貸都是可以正常走流程申請的。”
旨在降溫樓市?
2020年1月1日,銀行針對房貸開始實行新規。此前,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按照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比上限被分為5檔。
其中,針對兩大指標,中資大型銀行分別是40%和32.5%;中資中型銀行分別是27.5%和20%;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城農合機構分別是22.5%和17.5%;縣城農合機構分別是17.5%和12.5%;村鎮銀行分別是12.5%和7.5%。
央行和銀保監會也對銀行調整房貸業務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占比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則調整過渡期為2年。如果占比超過2個百分點及以上,調整過渡期是4年。大型銀行的房貸余額占比還在要求內,但不少中小銀行已經是踩了紅線。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明確要求讓超標的銀行減少對于房貸的發放,在抑制房貸數額上漲的同時,也可以從微觀層面調控房地產市場。在這一標準之下,銀行必須想辦法將房地產貸款余額的占比控制在紅線之內。
“在我看來,大規模大數量的斷貸并不是最好的辦法。拉長放款周期或者上調房貸利率更好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暫時阻止高負債率的購房者進入市場,降低負債率,也給予銀行調整的時間。”一家房企北京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不過,該負責人同樣認為,房貸放款期限的拉長對于房企回款也有一定的壓力。“特別是已經進入下半年了,年中報披露完之后,房企主要任務就是去化和回款。金九銀十是銷售旺季,去年因為疫情原因就有些不溫不火,如果今年貸款調控要延續到9、10月份,對于房企來說壓力也很大。”上述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自進入到2021年以來,各個城市針對樓市的調控政策似乎一個比一個重磅,幾乎是拳拳到肉,擊打在痛點部位。在2020年下半年以前,樓市調控政策主要集中在宏觀層面,限購限貸等。而從發文為房企融資設立“三道紅線”,再到限制銀行房貸余額占比,圍剿“經營貸”購房等,金融層面已經是屢屢為樓市降溫,也釋放出了極強的信號。
房企、銀行、購房者似乎都在這個夏日為“不確定性”而顯得有些急躁。銀行不確定具體的貸款額度和放款時間表。購房者例如程潔正在為500萬元貸款憂慮,希望盡快拿到貸款過戶。而房企則在擔心貸款收緊會延伸到新房市場端,影響到“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