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節后復工第二天,起始價高達310.2億元的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正式掛牌出讓。由于該地塊起拍價高、體量大、屬性復雜,并設置了嚴格的出讓條件,這幅有望成為上??們r“新地王”的地塊,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準入門檻高
上海土地市場發布的公告顯示,該幅地塊為180萬平方米的綜合體地塊,包含徐匯區黃浦江南延伸段WS3單元xh130C、xh130D、xh130E、xh130F、xh130G街坊內xh130C-02等28個地塊,位于徐匯區斜土街道106、107、108街坊,四至范圍:東至瑞寧路,南至瑞寧路、龍騰大道,西至東安路,北至龍華中路(地塊四至范圍以附圖紅線為準)。土地用途為商辦、餐飲旅館業、文體、商品住宅、社會租賃住宅、廣場用地,28幅地塊將以整體一次性的方式出讓。
出讓文件顯示,“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以甲級辦公為主體,以商業、高端酒店、租賃住房、會展文旅等一流服務為配套,建成集商務、商業、居住、休閑、文化、生態等功能為一體的中央活動區,助推徐匯濱江加快建設“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
據悉,該地塊為無底價掛牌出讓,設立起始價310.2億元,增價幅度為200萬元,掛牌截止時間為2020年2月20日15時30分。
值得注意的是,該幅地塊為上海史上起價最高地塊。此前,上海最高價的地塊是中民投在2014年獲得的董家渡地塊,董家渡地塊的出讓面積為12.67萬平方米,當時參與競拍需繳納的保證金為49.6億元,起拍價248.05億元,最終成交價248.5億元。同時,310.2億元的起拍價也與2016年8月拍出的全國“總價地王”相當。彼時,招商蛇口聯合華僑城以310億元的總價,拿下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代建代運營權以及11宗配套商業用地。
天價起拍價之外,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嚴苛的出讓條件也備受矚目。根據規定,該地塊受讓人須按出讓年限持有地塊內包括地上、地下100%商業、60%辦公、100%文化體育以及所有的租賃住宅,這對于有意拿下該地塊的房企而言,不管是前期的開發還是后續的經營管理能力顯然都頗具挑戰性。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包含部分宅地,但體量較小,僅有xh130G-03地塊這一幅純宅地,土地面積為9291.2平方米;另一宗編號為xh130G-09的地塊中,商品住宅計容面積約為6329.416平方米。
同時,文件還規定,地塊范圍內配建社會租賃住房建筑面積應占規劃商品住宅的15%與規劃社會租賃住宅面積之和,合計不大于156464平方米,按出讓年限持有,租賃住宅總計不小于1187套。出讓文件還強調,該社會租賃住宅嚴格按照“只租不售”模式管理,僅用于出租,不得出售。
此外,除了參拍保證金為65億元,在出讓流程中,投標人還需簽署承諾書,在承諾書中規定了違反持有物業及項目公司禁止轉讓的具體罰則,即10%土地出讓金的罰款,3年內不能參與上海土地市場交易。
已有2名預申請人
如此嚴苛的準入條件,加上需要繳納高達65億元全額保證金,該地塊將花落誰家充滿想象空間。上海土地市場于1月19日公布的預申請結果顯示,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共接受5人次的咨詢,有效預申請人共有2名,申請人受理編號為2019YS003XH01XH001、2019YS003XH01XH002。
對于可能拿下這幅“巨無霸”地塊的房企資質,業內人士的看法較為一致,多數認為該地塊要求自持的部分較多,對受讓房企的資金鏈要求高,一家開發商很難獨自拿下地塊并開發運營,大概率由是兩家或者三家聯合體共同拿地,且國企和金融機構合作拿下項目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同策集團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分析認為,兩類企業可能性較大,首先是金融機構,這一地塊有金融相關的規劃和背景。其同時大膽預測,還有一種可能是上海市地方性的一些龍頭國企,或在這方面有一些職能規劃的市屬國企,比如綠地或者是徐匯的城投平臺公司。
張宏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高周轉的企業,即便是從事高端項目開發的房企拿地的可能性都不大。“這塊地本身對自持要求非常高,以住宅開發為主的企業在市場預期沒那么好的情況下,原則上都不會去拿這樣的地。”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同樣認為,該地塊非常強調企業運營項目的能力,高門檻下能夠參與的企業其實屈指可數,由地方央企或國企組成的聯合體拿下該地塊的可能性較大。與此同時,盧文曦也向記者強調,310億的起價雖高,但樓板價算下來也就每平米3萬元左右,在合理范圍之內。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是因為總面積大,體量大產生的紀錄,“市場也不要過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