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遼寧順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內,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在“獨立”生產多款定制化產品。從訂單被輸入的那一刻開始,系統便會自動按照客戶要求進行原料的選擇、下料、配料、生產、包裝、入庫。
在遼寧順風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幾乎看不到工人操作的身影。自從數字化生產線投產以來,生產環節的一線工人數量減少了51%,產能卻增加了一倍。
對于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王楊松來說,工廠有了數字化“大腦”后,他的工作變得“愜意”了很多。以前王楊松幾乎成天泡在車間里,現在只要打開手機,所有設備的運轉情況、訂單的生產進度、原料的庫存、成品的發送等盡收眼底,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大截,以前埋頭于表格的時間,都可以用來鉆研業務了。
遼寧順風是一家以生產水性建筑涂料、保溫砂漿和高性能防護涂層材料等功能性產品為主營業務的科技型企業。與許多人印象中的規模小、技術低、污染大的化工建材企業不同,遼寧順風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化工建材領域數字化應用場景。經過20多年的摸索,順風人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要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科技附加值,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借“數據”力量實現“順風”高飛。
為此,遼寧順風與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聯合開發設計了國內技術領先的“數字化水性涂料生產線”,以數據為鑰,打通了生產流程的所有環節,實現制造資源的彈性匹配,使生產效率提高了96%、產品不良率降低了28%、能源利用率提升了49%、企業運營成本降低了29%。
插上“數字翅膀”的遼寧順風,不僅打通了企業內部經絡,還通過專業化協作將產業鏈上下游各類生產制造要素資源有效銜接與共享。“向上”與巴斯夫、陶氏、瓦克等眾多國內外企業攜手,共同完成產品體系設計和原材料供給;“向下”與國內外一線企業全方位合作,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及技術配套服務,同時為眾多中小微企業提供配方設計、檢驗檢測、加工制造、技術咨詢、工程指導等專業化服務,幫助客戶降低研發、檢測、生產、運營等環節的成本。
實踐者說
“智能升級,不僅是企業的事情,更是行業的事情。”王楊松表示,目前涂料行業存在“企業數量多、大企業少;粗加工的產品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少;生產的產品多、形成的產業鏈少”等問題,如果不解決就難以形成集聚度較高的產業環境,而依托大數據的智能化生產,將改變這一現狀,但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一起努力。近年來,遼寧順風一直致力于打造融合綠色、智能、共享理念的公共服務平臺,一方面為能力不足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化服務,另一方面也為國內外的品牌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加工制造服務,攜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 (記者 孫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