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601788.SH)上半年“成績單”再上一層樓,收入、凈利規模均創五年來新高。中報顯示,營業收入79.99億元,同比增長26.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2億元,同比增長5.13%。這家A股700多億元的券商,最近一次被市場所關注還是其決定向MPS公司原股東索賠約42億元之事。
在中報中,光大證券重點亮出了財富管理業務的成績,該項業務實現收入43.64億元,同比增幅91%,占總營收的55%,撐起該券商的“半邊天”。但與此同時,《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光大證券自營、企業融資、資產管理等業務表現均不如意,甚至自營業務出現虧損。
針對上述問題,光大證券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21年以來,公司穩步推進財富管理型投行、產業服務型投行和交易服務型投行建設,以業務“集群”為依托打造業務協同生態圈,內外協同扎實有效,風險合規堅強有力。公司持續夯實客戶基礎,推進區域深耕和行業專業化團隊管理模式,積極申請場外衍生品業務一級交易商資格和跨境業務資質,創新業務實現突破,主要經營指標繼續增長。
記者注意到,A股方面,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累跌3%,而今年7月以來,累跌約9%,截至8月27日收盤,光大證券報16.97元/股,跌1.83%。H股方面,該券商亦是出現了下跌。
一個集群業務撐起“半邊天”
8月26日晚間,公司發布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79.99億元,同比增長26.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2億元,同比增長5.1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0.76億元,同比增長3.47%;基本每股收益為0.48元/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光大證券總資產2461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7.5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為565.92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7.9%。
光大證券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出現變動是因為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等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對于整體業績情況,光大證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21年以來,公司穩步推進財富管理型投行、產業服務型投行和交易服務型投行建設,以業務“集群”為依托打造業務協同生態圈,內外協同扎實有效,風險合規堅強有力。
從業務板塊來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財富管理業務集群、企業融資業務集群、機構客戶業務集群、投資交易業務集群、資產管理業務集群及股權投資業務集群。記者注意到,光大證券財富管理業務集群出現大幅增長,最為突出。2021年上半年,光大證券財富管理業務集群實現收入43.6億元,同比增幅91%,占比55%。
據悉,財富管理業務集群主要包括零售業務、融資融券、股票質押業務、期貨經紀業務及海外財富管理及經紀業務。在該集群方面,光大證券指出,公司科技實力穩步增強,財富管理創新驅動。
在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方面,光大證券財富管理轉型持續顯效。具體來看,上半年該公司代銷產品總額252.30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權益公募代銷額143.42億元,同比增長53%;私募產品代銷額67.31億元,同比增長556%。截至6月末,公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212億元,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226億元。上半年新開戶37.8萬戶,同比增長81%??蛻艨倲?48萬戶,較2020年末增長8.74%??蛻糍Y產增至1.32萬億元。
盡管財富管理撐起半邊天,但光大證券在其它業務上存在著多個遺憾。譬如光大證券投資交易業務集群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為-2346萬元,出現虧損。而在2020年,該業務集群實現收入20.48億元,占比12.91%。據悉,光大證券投資交易業務集群包括權益自營投資業務和固定收益自營投資業務。
對此,光大證券在中報中指出,公司在權益自營投資業務方面,受市場寬幅震蕩影響,投資收益有所波動;在權益自營投資業務方面,公司固定收益自營投資業務及時調整交易策略,較好把握利率窗口,投資收益穩健。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光大證券在今年二季度的持倉情況只流露出了恒順醋業這一家公司,其是A股唯一的食醋上市企業。光大證券目前持倉恒順醋業1500萬股,相較于一季度持倉情況,該券商已減去恒順醋業1105.68萬股,但目前仍是恒順醋業的第三流通股東與第三大股東。今年上半年,恒順醋業累跌約14%,其中在二季度累跌10%。7月以來,恒順醋業跌幅擴大,截至發稿已經累跌24%。
恒順醋業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也并不亮眼。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35億元,同比增長8.59%,實現凈利潤1.27億元,同比下降14.62%,出現了增收減利的情況。記者注意到,恒順醋業業績已持續3年增速下滑。
三項業務均不如意
記者還注意到,除了投資交易業務,光大證券融資、資管等業務也出現下滑的情況。具體來看,2021年上半年,光大證券企業融資業務集群實現業務收入11.7億元,同比下滑6%,占比15%。
據 Wind 數據顯示,上半年光大證券累計實現股權承銷規模為 94.55 億元,同比增長 25.56%;市場份額為 1.26%,較去年同期增加 0.09 個百分點;其中 IPO 融資規模為 70.99 億元,市場排名第 9 位,同比增長 29.88%。股權主承銷 12 家,IPO 主承銷 8 家。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光大證券上半年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排名行業第 7 位。
債券融資業務方面,上半年光大證券債券承銷金額為1916.56億元,項目數量為525單,市場份額為3.81%,行業排名第7位。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上半年,光大證券債券承銷收入排名券商行業第5位。創新融資項目方面,落地全國首批交易所碳中和公司債等創新產品。
與融資業務下滑相同,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業務集群實現收入8.11億元,也同比減少20%。光大證券表示,光證資管受托資產管理總規模為2677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4.59%;主動管理規模為2226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7.76%;主動管理類占比為83.15%,較2020年末提升8.57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累計14只大集合產品已獲監管批復,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率居行業首位。
針對各個業務集群的經營情況,光大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中報中,光大證券存在若干業績亮點可以關注。首先是零售業務財富管理轉型持續顯效,客戶數、產品代銷金額和產品保有量持續增長,期貨業務客戶權益持續攀升屢創新高,海外財富管理加快轉型;其次是企業融資業務集群,債務融資業務鞏固優勢,持續創新;最后是資產管理業務集群,企業資管業務聚焦主動管理能力,公募化改造率居行業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或參股公司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光大富尊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光證金控旗下另一子公司光大證券(國際)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光大資本總資產29.25億元,凈資產-24.46億元,上半年凈虧損0.04億元;光大富尊總資產25.89億元,凈資產19.64億元,上半年凈虧損0.10億元;,光大富尊總資產25.89億元,凈資產19.64億元,上半年凈虧損0.10億元。
據《華夏時報》記者觀察,在券商已發布的中報業績中,公司盈利增幅情況靠后,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譬如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出現小幅下滑。
山西證券分析師劉麗曾在6月發布的研報中預計光大證券2021-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0.57億元、177.73億元、191.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1%、4.20%、8.00%;實現歸母凈利潤38.90億元、42.29億元、48.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64%、8.74%、15.51%;每股收益分別為0.84元、0.92元、1.06元;PB分別為1.55倍、1.54倍、1.52倍,給予“買入”評級。記者 林堅 陳鋒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