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回歸A股在即。
8月10日上午,中國電信(601728.SH)舉行網上申購搖號抽簽儀式,并宣布于次日公布網上搖號中簽結果。有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從以往來看,從投資者中簽到股票上市交易,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在前一天晚上,中國電信已宣布根據申購情況啟動綠鞋機制(超額配售選擇權),這意味著此次登陸A股中國電信上市擬募集的資金總額約為541.6億。這個數字超過中芯國際,被認為是近十年來A股IPO最高募資額。與此同時,中國電信A股和H股的價格差也超過了中芯國際。中國電信要靠什么在A股支棱起來?
是否會破發?
不僅僅是募資金額,近120億股新股的發行總數也讓中國電信稱得上A股的巨無霸。不過巨無霸的發行價格看起來并不霸氣。
8月6日,中國電信宣布,確定發行價格為4.53元/股,對應的2020年攤薄后市盈率為20.18倍,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20年平均靜態市盈率,也低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I63)”最近一個月平均31倍的靜態市盈率。
但這個價格相較中國電信在港股的價格依然過高。8月10日中國電信在港股收于2.89港元(約合2.4元人民幣),漲0.7%。這意味著A股發行價比港股價格高出近90%。
對于這個價格差,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發行定價是按照不低于每股凈資產來定的,但港股市價并不會考慮凈資產的問題。他認為,綠鞋期滿后,中國電信可能會在A股出現破發情況。上述業內人士也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港股和A股的投資者群體并不相同,估值體系也存在差異。他認為,中國電信回歸A股的原因之一,就是港股給出的估值過低。
2002年11月,中國電信以1.47元港幣的發行價登陸港股。以上文提到2.89港元的價格粗略計算,它在港股的價格只翻了不足一番。而中國電信在港股股價的最高峰,得回溯到2007年末的5.16港元。
需要提及的是,自中國電信7月15日在港股宣布預先披露更新A股招股書以來,其股價在8月2日出現了3.24港元的今年最高峰,但隨后連跌五個交易日,直到8月9日才止跌。其中,中國電信在8月6日宣布4.35元的發行價格,也未能止住其下行趨勢。
雖然A股價格高過港股,但中國電信的新股仍獲得不少認購。8月9日中國電信公布其新股中簽率約為0.96%(含超額配售部分),有效申購倍數為104.57倍。王驥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中國電信在A股的中簽率已算很高,“相對于其他新股來說不在一個級別。”他認為得看8月11日的繳款情況才能知道中國電信新股真正的認購情況。
云和5G能否撐住高發行價
港股對中國電信給出低估值并非沒有原因。
傳統電信業務的天花板已經能夠看到。中國電信招股書也提到,根據工信部統計公報,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的凈增規模近年來大幅下降,2020年則首次出現凈減728萬戶。此外,全國寬帶用戶的凈增規模也持續下降,2020年凈增3427萬戶,是2018年的58%。
但時下正熱的云和5G,是中國電信在A股確定發行價的底氣之一。
7月29日,IDC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市場數據顯示,當期IaaS+PaaS市場規模約達301億人民幣,其中中國電信的天翼云則以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招股書還披露,天翼云去年收入為138億元,收入規模在運營商中排名第一。
而從中國電信的營收結構來看,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其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在過去三年中,營收占比從30.22%逐步減少至去年的27.96%。產業數字化收入的營收占比則從18.48%上升至21.53%。
此外,上述業內人士還認為,中國電信回A上市后資金儲備增加,在5G數字化新基建上將加速腳步。招股書也披露,中國電信此次回歸A股的募集資金將投向5G產業互聯網建設項目、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科技創新研發項目。需要提及的是,三個項目合計投資1021億元,約是A股募集資金的兩倍。
但中國電信在招股書中也提到,其在個人市場、家庭市場、政企市場等面臨著激烈競爭。一個例子是,上述IDC發布的公有云報告顯示,在天翼云前面,阿里云以40%的份額位列第一,騰訊云和華為云則均以11%的份額分列第二、三名。而在它的后面,AWS以7%的份額緊隨其后。而三大運營商橫向比較來看,2020年中國電信超過3900億元的收入位列第二。但它和中國聯通當期的營收加起來也未超過中國移動。
8月10日,中國電信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當期,中國電信實現營收2192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天翼云收入為140億元,同比增長109.3%;中國電信凈利潤為177億元,同比增長27.2%,剔除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性稅后收益后,同比增長17%。記者 盧曉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