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靡全國各地的桌游“狼人殺”中,“預言家”是核心角色,拿到這一身份的玩家將在接下來的游戲中左右大局。往往一個好的預言家,可以極大提升游戲體驗,當然,這其中也有假扮預言家干預比賽的精明玩家。
若放在資本市場,形形色色的證券機構亦扮演此角色,其發布的研報做出的預測成為部分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參照依據之一,也成為一個公司價值所在的體現方式之一。
2021年上半年,A股繞不開福建的兩大企業,一個是國藥一粒難求的片仔癀(600436.SH),一個是深市新“一哥”寧德時代(300750.SZ)。截至7月22日,前者在上半年暴漲65.32%,后者則暴漲58.77%。
兩家公司的行情啟動始于2019年。如若這是一局資本版“狼人殺”,哪家券商是那個最早嗅到商機,早早預測了兩家企業價值的“預言家”?
誰是“真”預言家
福建,商賈集聚之地,盤踞著多家廣為人知的上市公司,其中就包括了漳州市的片仔癀,寧德市的寧德時代。二者在近幾年關注度頗高,無論是股價還是社會事件,均屢次霸屏資訊平臺。
在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與片仔癀更是迎來一次流量高峰:官方渠道售價一粒590元的片仔癀錠劑在今年二季度被炒至上千元,其公司股價屢創新高,市場“饑餓”感十足。與此同時,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在二季度內市值超過五糧液(000858.SZ),成為深市“一哥”,并坐穩了該位置。
截至7月22日,寧德時代市值達1.3萬億元,片仔癀為2659億元,相較于上市首日收盤價,寧德時代與片仔癀在股價上分別暴漲1465%與56902%(前復權)。而時光回溯,回到兩個公司“初出茅廬”的時候,對于新生的事物,人們無法預測它的未來。
片仔癀成立于1999年,于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而寧德時代成立于2011年,于2018年在深交所上市,兩者公司的行情均在2019年迎來明顯的啟動。
在兩者上市的時間里,有諸多券商優先站出來看好二者的發展。《華夏時報》記者結合Wind數據統計發現,2003年至今,約35家券商發布涉及片仔癀的研報,共計589篇,其中以光大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天風證券、華創證券、西南證券及招商證券等券商發布研報數最多,譬如光大證券與興業證券均為22篇,招商證券為35篇,西南證券為72篇,天風證券為56篇,中金公司53篇等等;而自2018年至今,約有636份研報是關于寧德時代的。
期間,在2019年行情啟動年,關于片仔癀的研報共有67篇,其中天風證券發布最多,為8篇,其次是招商證券與東吳證券,均為7篇,光大證券與國金證券均有6篇。在這一年,涉及寧德時代的研報共有163篇,其中,中信證券與中金公司發布的最多,均為13篇,其次就是10篇的東吳證券。
從保薦機構角度來看,中信建投是寧德時代的保薦機構,興業證券是片仔癀的保薦機構。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福建省最大的券商,興業證券與片仔癀關系緊密——2013年興業證券作為主承銷商完成了片仔癀的配股,片仔癀在2015年與興業證券簽訂了并購重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服務、財富管理等業務戰略合作協議。
寧德時代更受關注
同是福建龍頭,但雙雄在最近卻迎來不一樣的故事情節。一方面是陷入負面輿論之中的片仔癀,一方面是更加被追捧的寧德時代。
無疑,繼產品“一粒難求”、“一粒千金”事件爆出之后,片仔癀陷入“饑餓營銷”的質疑風波之中。而當下,片仔癀一則股東減持的公告再度引來“套現”之嫌的質疑。
7月21日晚間,片仔癀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九龍江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總計不超過目前公司總股本的1%,即不超過6033172股。
截至該公告披露日,九龍江集團持有片仔癀34945575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7.92%。九龍江集團的一致行動人漳州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017812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50%。據悉,此次擬減持股份來源是IPO前取得及其他方式取得,競價交易減持期間為今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據當天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套現近30億元。公告發出后,許多投資者在股吧中流露出了擔憂,畢竟片仔癀股價位居高位。
盡管片仔癀強調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自公司上市以來未減持股份,此次減持的原因是自身資金需求。但公告發出之后次日,也就是7月22日,片仔癀股價遭遇跌停,這是今年以來的首個跌停板,單日蒸發市值近300億元。
而同在7月21日,市場卻放出了一則重磅消息,讓投資者更加注意到了寧德時代。當天,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報公布完畢,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前50大持倉中,寧德時代被基金重倉持有的市值高達1237億元,成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倉股,距離被基金持有1300億元的第一名貴州茅臺僅有一步之遙。
有市場觀點認為,寧德時代正在開拓自己的時代,“茅資產”或許正在變成“寧資產”。7月22日,寧德時代股價微漲0.23%。
不過記者注意到,此時此刻,寧德時代除了市值之爭,還陷入了動力電池專利之爭。7月21日,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將對另一家動力電池供應商中航鋰電就專利侵權發起訴訟。對此,有媒體記者表示,其從寧德時代方面了解到確有其事。但根據7月21日晚間中航鋰電在其官方公眾號的說法,該公司未接到起訴狀。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再度向寧德時代確認該事情,寧德時代方面告訴本報記者:“真事。目前已就中航鋰電專利侵權案遞交起訴書,案件已受理。”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中航鋰電在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方面,排名第四,而寧德時代為第一名。根據現有的論戰,雙方僵持不下。
可見同一個省份,同樣暴漲的過往,遇上不同的情節,“資本”飽滿的故事性就涌現出來了——片仔癀有自己的煩惱,寧德時代也有。從業績上看,目前僅有片仔癀做了半年報預測,而寧德時代并未做預測。
片仔癀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8.49億元,同比增長18.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8.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9.87%。其中,分季度來看,片仔癀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凈利潤5.65億元;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比第一季度低一些,分別為18.49億元、5.49億元。
對于上述預測,仍有片仔癀投資者認為“不及預期”。據了解,片仔癀將于8月21日公布中報,而寧德時代將在8月26日公布中報,中間相隔五天。
有不少券商表示繼續看好片仔癀與寧德時代。片仔癀方面,光大證券分析師林小偉認為,片仔癀具備天然護城河,長期發展空間廣闊,且產品價格伴隨購買力提高與成本上升,有保值增值屬性。維持2021-2023年EPS為3.34元、4.03元、4.84元,當前股價對應PE為141倍、116倍、97倍;而西部證券分析師吳天昊預計片仔癀未來三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59億元、26.06億元、31.53億元,EPS分別為3.41元、4.26元、5.15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27.3倍、102.0倍、84.3倍。
寧德時代方面,華創證券彭廣春小組預計該公司2021-202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0億元、140億元、211億元,對應EPS為4.31元、6.01元、9.07元,對應PE為115倍、82倍、54倍,并維持“強推”評級;而光大證券馬瑞山小組則上調了公司2021-2023年凈利潤預測至105.2億元、193.6億元、259.5億元,上調幅度為4.6%、31.9%、27.1%。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包括國金證券、西南證券、安信證券及華鑫證券等在內近10家券商機構對片仔癀未來前景做了看好的點評;此外,包括開源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及中銀證券等在內近20家券商機構對寧德時代都表示看好的態度。
從券商機構數量上看,寧德時代更受關注。記者 林堅 陳鋒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