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山西大同“一煤獨大”,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不過,在大同市發改委主任王宏栓看來,近幾年,大同已經找到了新經濟的發力點。當前,高度重視通航產業發展的大同已經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并稱民航兩翼,但在我國,由于空域管理、基礎設施、市場培育等多方面原因,通用航空發展“慢了半拍”,與世界通航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我國通用航空業處于初創期,目前面臨著低空管制政策、人才匱乏以及基礎設施薄弱等制約。隨著低空管制政策不斷放開利好行業發展,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對各項飛行作業的需求將繼續擴大,而目前的通用航空的供給情況卻與巨大的需求極不匹配,中國通用航空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副會長、北京智聯友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榮華表示。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通用航空產業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剛剛舉辦的“2021中國·通航產教融合高峰論壇”上,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李鵬表示,當前,國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積極參與、相關資本大量投入,我國通航產業飛速發展。
“未來五年,是我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發展通用航空成為重點。”李鵬表示。
大同的轉型
在發展通用航空方面,高度重視通航產業發展的大同目標清晰。
“大同市充分認識到自身區位、氣候空域、旅游資源、航空運動歷史等諸多方面的顯著優勢,緊抓國家和山西省的政策機遇,將通航產業列為六大支撐產業之首,重點培養,全力推進。”王宏栓表示。
大同市副市長馬安全表示,大同市擁有適合通航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條件,2019年,通航產業被確定為大同市八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大同通航設施建設逐步完善,通航產業鏈逐步形成,示范成果日益豐碩,目前已經形成通航產業、機場、院校一體化強勁發展的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目前發展迅速,但人才缺口較大,培養相對滯后,教育瓶頸有待克服。專業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高層次、專業化、國際化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短缺等諸多問題,困擾著整個通用航空產業。
“面對產業發展形勢需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本屆論壇對展示產教融合先進模式,擴大校企合作,助推通航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馬安全表示。
此次,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智聯友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零創眾成科技有限公司、中關村意谷(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華艦通航機場運營管理(大同)有限公司、山西萬鼎工程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進行了通航產業校企合作簽約;同時,北京智聯友道科技有限公司與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濟南職業學院等三家職業教育院校也產教融合,進行了校企合作簽約。
山西省產教融合促進會會長趙鵬指出,產教融合改革試點,要遵循政府統籌、院校改革、企業主體、產教融合促進會四位一體的策略,合力打造大型產教融合實訓平臺,并在實訓基地中充分發揮企業為主的角色轉換。不斷夯實平臺影響力,做到內強外引,增加覆蓋面并增加平臺粘合度。
“未來,大同將探索形成特色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先進、投資主體多元、合作利益共享的大同通航產業模式,構建通用航空全產業鏈,培育通用航空產業集群。”王宏栓表示。
科技助力發展
在通用航空方面,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其發展的政策法規,2016年,國務院將通用航空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穩步建設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貨運機場,積極發展通用航空;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低空經濟”概念首次寫入國家規劃。
摩根士丹利發布的行業報告中顯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汽車保有量達到每千人200臺時,就會進入通航飛行時代。現在中國的汽車擁有量是180臺/千人,中國的飛行時代即將到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副院長張秦嶺介紹,目前,通用航空已成為該機構重要的教學和教育服務產品領域之一。北京智聯友道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光甫則表示,針對復合型行業人才培養,友道提出教育產品的智能化+教育服務的專業化的“兩化融合”思路,充分發揮基地作用,響應產教融合的指導方針。
山西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任利成也表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院校,應攜手行業、企業,貫徹落實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新要求,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學校企業雙主體實施的合作機制,實現校企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就業創業、文化傳承等方面深度合作,著力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在政、校、企深度融合中,精準共育技術技能人才。
“在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的背景下,通過整合人才、物理空間、市場、產業聯盟、產業服務活動、金融體系及公共服務平臺等產業要素,加速構建產業生態的重要意義,并創新性提出‘構建空天硬科技走廊’的戰略構想,有助于落實空天地一體化智慧城市服務規劃。”中關村意谷(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姜珂表示。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副院長陳旭輝則認為,包括通用航空在內的不斷快速發展中國航空產業,將促進中國航空維修標準的形成;而后疫情時代,信息技術將催生智慧維修技術,這些都為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課題。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