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科類教育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時,在線職業教育卻火熱。
7月11日,開課吧創始人、CEO 方業昌在對全員的內部信中宣布完成6億元B1輪融資,但具體的融資方并未披露。此次融資將主要投在教學教研、產品技術開發、線下場景建設、員工培訓和人才招募等領域。
“職業教育有著社會民生屬性,其本質上是國家經濟結構轉型中人才結構調整的核心手段,需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化機制匹配供需資源。從這點上分析,整個國家戰略在逐步升級過程中,人才結構調整和優化是極其重要的組織保障,而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這點從上半年密集出臺的各種對職業教育的利好政策也可見一斑。”7月12日,開課吧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B2輪融資未來兩月完成交割
據天眼查APP信息顯示,開課吧為慧科集團旗下數字化人才在線教育平臺,于2013年8月正式上線運營,是中國最早專注IT互聯網和數字化領域的在線教育機構之一。2020年8月26日,開課吧從慧科集團正式分拆,并獨立獲得5.5億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高榕資本和高瓴聯合投資。
而下一輪的融資還在路上。上述開課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融資過程很順利,我們剛剛完成6億人民幣的B1輪融資,估值是A輪的2.5倍,后續的B2輪融資也將會在未來兩個月內陸續完成交割。”
《華夏時報》記者從開課吧方面獲悉,過去的一年開課吧一路狂奔,團隊規模從1000余人增長到現在的3500多人,今年上半年營收規模較去年同期也增長約3.5倍。
據方業昌介紹,開課吧數字化人才培養業務(DTG)一年內的累計復購率已高達50%,預計很快突破1億元單月營收目標。DTG在原有的IT技術大類學科基礎上,持續拓展并完善數據商業和創意設計兩個大類學科建設,基本完成了技術、商業和設計三個最核心學科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的搭建。
公開信中還提及,從今年4月到6月,開課吧在3個月時間內,已經成功孵化并規模化拓展了包括研究生、公職考試、資格證、學歷提升等在內的考試培訓業務(ETG)。目前ETG團隊規模已經突破1000人,并創造了首月過千萬營收,連續三月每月營收翻倍的驕人戰績,預計ETG 也很快突破1億元月營收的“小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的一年也是開課吧企業服務業務(ESU)快速發展的一年,從去年上半年的創立孵化,到去年下半年的聚焦行業產品迭代,再到今年上半年以數字化轉型人才和組織解決方案為主的綜合企業服務在金融、消費、能源、交通和教育等主要行業全面開花,開課吧企業服務和2C業務已經形成多維度的客戶價值和商業閉環,6月營收已突破2000萬元。
在線職業教育變熱
在宣布融資的同時,開課吧也調整了定位,由“數字化人才在線教育平臺”正式升級為“在線職業教育”。
“這個‘在線’的定位并不代表沒有線下場景,我個人理解是未來職業教育獲客及增長將是線上線下都需要的,交付和運營是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模式。這就好比‘盒馬鮮生’和‘京東超市’分別是阿里和京東布局新零售的線下場景而已,但不影響阿里和京東的電商平臺定位。”方業昌說。
“原來IT更多的是一個垂直賽道,但是做到一定程度之后,發現垂直賽道的單品有天花板的。”上述相關人士還告訴記者,“但是線上比線下的天花板會更高一些,線下的模式決定了他們是以小白用戶為主,以大學生找工作的全日制培訓為主,線上模式對于在職用戶的增量空間不多。線上既可以做小白用戶的就業,也可以做在職用戶的職業進階,這個是我們在IT領域中規模上比較大的主要原因。”
該人士還本報記者表示,“人才結構轉型是因為經濟結構轉型倒逼,需要先支持職業教育,才能促進國內經濟發展以及國家未來戰略,從富國到強國這樣一個轉型。這個行業是中國夢踐行和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重要的抓手。我們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時代,這是大背景。”
當學科教育水深火熱之時,職業教育發展卻異軍突起。目前職業教育賽道頻頻涌現新貴,不僅傳統互聯網大廠如騰訊、網易和字節跳動等紛紛布局教育市場,還有在青少年教育市場深耕多年,最近開始轉型職業教育的高途在線、好未來等。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5月,職業教育領域獲得了總金額42.9億元的投資,包括粉筆教育、云課堂、課觀教育、犀鳥教育、導氮教育等在線職業教育企業。
6月7日,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草案擬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20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規模達2689億元,同比增長13.3%,未來幾年市場將維持在每年13%左右的增速,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元。隨著在線教育的普及,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20%左右的年增速,在政策利好和資本青睞的雙重作用下,在線職業教育正在迎接發展的“黃金時期”。記者 于玉金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