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多地疫情反復及供應鏈阻滯影響,國內航運業正面臨“萬人空箱”的窘境。
全球海運價格“一路狂飆”
集裝箱價格坐地起飛,部分海運航線上漲近10倍,卻仍是“一箱難求”。
“旱的旱,澇的澇”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如今的全球海運業十分貼切。海外多國仍受疫情形勢嚴峻困擾,人手不足,港口集裝箱已堆成小山;亞洲各大港口雖是一片繁榮,但運輸周轉不及時,“缺箱少柜”成了航運業的大問題。
集裝箱供需的極度不平衡大幅推高了航運價格,預計這一問題或將持續到2022年初。
亞洲出口量的上升和其他地區出口量的下降扭曲了全球貿易流動,導致集裝箱流動出現阻塞。一邊是國內大量企業外銷產品堆滿庫房,出口的焦慮不斷推高集裝箱銷售價格;另一邊是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空集裝箱堆積嚴重,部分重要港口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三倍。
多重因素促成航運價格持續上漲
業內人士表示,航運成本上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過去幾年,政策刺激消費導致需求上升,港口飽和,船舶、碼頭工人和貨運司機沒有及時擴充,這些推高航運價格的問題逐步積累。而疫情的發生以及3月的“蘇伊士運河擱淺”事故,讓本就脆弱的供應鏈再次雪上加霜。
近期,疫苗接種和擴大內需政策推動全球經濟回暖,線上消費和跨境電商迅速發展,國際航運需求隨之增加;而部分海外地區防疫封鎖措施導致集裝箱生產中斷,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引發的大規模囤貨行為也加劇了國際航運緊張,航運成本隨之上升。
此外,印度疫情的二次反撲也造成了重大影響。數據顯示,全球約15%的海員來自印度,近期印度疫情感染人數激增,部分港口對來自印度的船員和船只實施了限制。
疫情再現,華南各大港口全面告急
全球單體吞吐量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之一的鹽田港生產效率放緩,目前已積壓超兩萬箱出口貨柜,日處理能力只有平時的1/7。
近日,受疫情影響,
受鹽田港擁堵和跳港影響,大量貨柜改道蛇口和南沙港。而面對鹽田港分流而來的巨大海運壓力,兩港一時間也難以完全招架,不少路段瞬間被塞成停車場。隨后,赤灣集裝箱碼頭和大鏟灣碼頭也受到鹽田港運力轉移的沖擊,華南各大港口全面告急。
壹航運創始人兼CEO鐘哲超表示,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鹽田港帶來的影響將會沖擊華南、上海、寧波,甚至給全球航運帶來很大的影響。一大波被堵在鹽田港海域的集裝箱船或將把延誤、運力短缺以數倍于蘇伊士運河擱淺事故的影響向全球航運及供應鏈傳遞。
不少專家及業內人士預判,下半年海運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運價也將較大概率續創新高。
同時,下半年的出口高峰即將來臨,諸多不利因素甚至可能出現“共振”。
港口/航運低估值高增長概念股名單
九成股累計上漲,浙商中拓、中遠??毓蓛r翻倍,中谷物流漲逾50%。新智認知唯一跌超10%,跌幅18.19%。
證券時報·數據寶對A股港口及航運概念進行了篩選。以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且最新估值水平低于35倍為篩選條件,共29股入圍。行情來看,牛年概念股走勢相當強勁,平均上漲15.95%,大幅跑贏同期大盤。
中遠???/strong>
港口/航運板塊大市值股并不多,總市值500億以上的,除了兩只千億股上港集團和,就只有和。中遠海控為航運業白馬,旗下集裝箱航運板塊主要經營國際、國內海上集裝箱運輸及相關服務,共經營230余條國際航線,在全球約9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90余個港口均有掛靠,集裝箱碼頭年總吞吐量排名蟬聯世界第一。公司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54.52億,同比大幅增長52倍,系集裝箱航運市場持續向好所致。
中集集團、中國外運、中遠???、招商港口
估值方面,整體水平不高是行業的一大特點。一季度業績同比增幅超200%且市盈率不足20倍的個股多達5只,分別是和。從發展潛力來看,機構仍相當看好中遠???,預測公司2021年凈利潤增幅將超300%。和全年業績也被機構看漲,預測凈利潤增幅分別為33.89%和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