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罰款就買到了“護身符”?這靠不住!
“創新無止境,經營有紅線。一定要敬畏法律、遵循監管,自覺守法依規經營,自覺維護經營秩序。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為交了罰款就買到了‘護身符’,這樣的‘護身符’靠不住!”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就對“十薈團”不正當價格行為再次作出行政處罰答記者問時說。
2020年下半年以來,大型互聯網平臺涌入社區團購市場,利用資金、流量、數據等優勢,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迅速擴張、搶占市場、無序競爭。
“這種不正當價格行為,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給線下社區經濟造成沖擊,損害了守法合規經營的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利益,長遠上也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
市場監管總局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重要部署,及時遏制社區團購市場競爭亂象。3月3日,對橙心優選、“十薈團”等5家社區團購企業不正當價格行為分別作出頂格罰款,同時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此后,相關企業均提交了整改情況報告。
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34家互聯網企業行政指導會,提出“五個嚴防”“五個確保”的具體要求,明確要求各互聯網企業在1個月內全面自查、逐項整改,釋放了有力的監管信號。會上專門強調,對整改期內發現具體線索的違法行為,繼續依法調查處理。
4月下旬,結合日常價格監測和相關舉報線索,市場監管總局發現“十薈團”并未完全落實整改承諾,其江蘇區域仍存在大量低價傾銷、價格欺詐行為,且行政指導會1個月整改期滿后依然持續。經深入調查取證,確認相關違法行為屬實。
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鑒于其“違法行為嚴重”“社會影響較大”“屢查屢犯”等法定從重情形,在依法予以頂格罰款的基礎上,責令其“江蘇區域停業整頓3日”。一方面體現了依法行政的法治思想,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停業對供應鏈商家的影響,責令“十薈團”3日內盡快完成整改,也能最大限度保護供應鏈商家的利益。這是市場監管總局成立以來,首次開出比單純罰款更高的“罰單”,彰顯了市場監管部門重拳治亂的決心。
“互聯網企業有資本、流量、規模優勢,希望能夠自覺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把更多精力放在技術創新上,放在產品和服務的開發上,放在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合作共贏上,放在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消費體驗上,共同促進平臺經濟行穩致遠、繁榮發展。”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