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部地區再一次站上政策風口,發展勢頭正勁。記者獲悉,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3月底審議的《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已于近日下發到地方,各地有關部門正在傳達學習文件,并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具體方案。而伴隨第十二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步入發展快車道的中部地區吸引投資將迎來東風。
中部引資魅力足
太中銀鐵路、鄭萬高鐵、武漢沌口長江大橋、通武高速公路、引江濟淮、汾河流域治理……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如數家珍地列舉了一批重大項目。這些項目均為該公司“十三五”期間在中部六省投資,項目總數在2000個左右,金額達4000億元,涵蓋公路橋梁、城市開發、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
中部省份正成為一個強大的引資場,不僅對國內資本有著強大吸引力,對外資同樣有著無限魅力。
“我們非常愿意加強與中部各省市的合作,愿意成為共謀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的伙伴。”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周兵表示,數字經濟是中部地區城市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很多城市把信息產業作為首要支柱產業發展,中部地區是戴爾“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重點之一,也將是戴爾投資中國的重要區域。
美寶集團副總裁劉鋼也表示,中國中部地區有著明顯的市場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此次參加中博會,其與山西等省市相關人士進行了交流,希望能夠深入了解中部地區的發展環境,在中部地區投資建立生產基地。
據統計,在本屆中博會的參會客商中,央企、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知名民企等副總以上高管有400多名,跨國公司、外資企業有218家,為歷屆中博會參會最多。
通用電氣、惠而浦、艾默生、可口可樂、益海嘉里、安利……當前,一大批全球知名企業扎根中部地區投資發展。商務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部地區實際利用外資26.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0%。其中,山西吸引外資同比增長342.1%,湖北同比增長371.2%,湖南同比增長126.7%,增速名列全國前茅。從今年前4個月來看,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7.5%。
加速釋放新優勢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中部地區吸引外資有著三方面優勢:一是人口相對較多,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也有較好的人才優勢,比較優勢明顯。二是有土地、能源等要素方面的價格優勢,且交通運輸、電力、網絡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三是具有區位、市場、開放政策以及合作平臺等方面優勢。
在企業眼中,中部地區的引資優勢亦是愈加明顯。“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戰略地位舉足輕重。”王彤宙表示,中部六省戰略地位愈發重要,發展路徑愈加清晰,正在向著開放合作、轉型創新的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目標闊步前行。中交集團作為全球基礎設施領域的領軍者和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定踐行者,長期以來視中部地區為拓市場、求合作、謀發展的戰略要地,下一步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聚焦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積極投身中部六省建設。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據了解,《指導意見》將推出新一輪支持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政策,內容涉及多個方面,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發展是其中重點內容。這意味著中部地區將有更大的投資價值和投資空間。
增強優勢,釋放潛力,中部省份正在加速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比如,近日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出臺17個子方案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對2020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安徽、江西成為促進外貿外資穩定增長、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的地方。
在第十二屆中博會開幕式暨主旨論壇上,王受文表示,商務部將著力從四個方面繼續支持中部崛起,其中就包括優環境促引資。商務部將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持續推動中部地區擴大市場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使中部地區成為吸引投資的強大磁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云中強調,中部地區要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產業轉移,推動動能轉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同時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推進內陸高水平開放,加速推動中部崛起。(記者 吳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