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最近的熱門話題,“新能源車”和“智能汽車”應該都能上榜。一時間,新能源車的發展趨勢再度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很多投資者都在觀望,新能源車又重回投資風口了嗎?
基本面+政策面,促進行業長遠發展
基本面上,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預期回暖。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3萬輛和5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倍和2.8倍。從用戶滲透率來看,3月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10.6%,這是中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汽車銷量占比首次在單月占比超過10%。
政策面上,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政策密集期。中國新能源汽車規劃2025提出,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比將會超過20%,屆時全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總量或超過500萬輛。基本面產銷兩旺+政策面春風不斷,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如何把握新能源車的投資價值?
站在當前時間點,如何把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價值?信誠新興產業(000209)為大家布局提供了理想選擇,從基金一季報持倉情況來看,信誠新興產業圍繞景氣、格局、估值三個維度進行組合配置,布局新能源產業,繼續聚焦在電動車和光伏板塊。
數據顯示,信誠新興產業一季度對光伏板塊作了適當減持,增配了新能源車板塊,主要是中上游材料、鋰電設備等。通威股份、贛鋒鋰業、寧德時代等新能源行業的龍頭公司,都在信誠新興產業的十大重倉股名單中。
(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報,截至2021.03.31,前十大重倉股僅代表歷史持倉,基金的持倉可能會發生變化,不構成任何個股推薦)
從歷史業績來看,信誠新興產業過去六個月、過去一年分別實現收益29.54%、108.06%,大幅領先同期業績比較基準22.64%、75.30%。
(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報,截至2021.03.31,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
從業績排名來看,信誠新興產業在近一年、近兩年等各個階段業績排名均穩居同類前4%,過去一年還獲得了銀河五星基金評級。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截至2021.04.23,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
信誠新興產業基金經理孫浩中,2013年加入中信保誠基金,覆蓋電力設備新能源、機械設備、國防軍工等行業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圈。長期深耕,孫浩中堅定踐行“與優秀企業共成長”的投資理念,從中觀角度出發,比較景氣指標優選行業,微觀對比收益空間精選個股,相信優秀企業的價值創造才是組合長期收益的穩定來源。
孫浩中認為,2021年是全球新能源產業真正意義上同頻共振的一年,中國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結構與用電結構都會呈現加速變化;美國在清潔能源產業有望出現邊際改善;歐洲在補貼溫和退坡的背景下,仍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新能源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持樂觀態度。
就上海車展是否會給新能源汽車行帶來短期變化,孫浩中表示,本次上海車展的主題是“擁抱變化“,給我們的感受是具備競爭力的電動車產品越來越多,而且是從外資到自主、從高端到低端的全方位涌現。今年是許多電動車的量產上市元年,我們預期未來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愈發激烈,智能化將成為產品區分度的關鍵。
對于新能源汽車板塊近期的波動(中證新能源車產業指數近一年漲幅達到了104.09%,但同時今年以來回調幅度也達到了5.70%。),孫浩中認為近期受上海車展召開、巨頭造車等因素催化,電動車板塊有一定的反彈,但年初至今新能源車指數仍然為負值。經過前期的調整以及一季報的持續披露,目前主流公司的估值已經與其未來的增速基本匹配,板塊進入較好的配置區間。在全球加速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依然關注新能源車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從已經披露的一季報及一季報預告來看,電動車產業鏈龍頭公司整體業績極為優異。“一季度全球電動車銷量實現高速增長,中國Q1新能源汽車銷量51.5萬輛,同比增280%;歐洲Q1電動車銷量37.7萬輛,同比增100%;美國Q1電動車銷量12.5萬輛,同比增48%。”(數據來源:中汽協、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Cox Automotive)
孫浩中認為,相比其它行業,新能源板塊的范疇也很廣,比如新能源車就分為上游資源,中游電芯與材料,下游整車。因此在選股上:
第一步應該先選擇細分景氣環節,比如哪個環節可能是緊平衡甚至硬短缺的;
第二步再看哪個環節的格局是最好的,比如“一超多強”、“雙寡頭”等,優先選擇細分龍頭;
第三步結合遠期盈利預期與估值,判斷相關個股的遠期收益空間,優選空間大的品種。
細分領域中,側重鋰電池以及高景氣中游材料,相對關注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電池公司,受益電池企業擴產周期的設備公司,業績釋放確定性較強、格局較優的鋰電材料公司,以及可能出現階段性硬短缺的鋰資源公司。
對于也是新能源行業中熱門板塊之一的光伏,孫浩中表示未來的投資機會主要側重在3個方向:
第一是新技術:HJT電池設備;單位投資額快速下降,GW級別投資出現;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是光伏行業永恒的話題;
第二是新結構:大尺寸趨勢及逆變器、跟蹤支架格局變化。2021年需求擴張是確定的,需要去尋找量增價穩的環節;
第三,就是儲能。2021年在國內電網側儲能、海外用戶側儲能都可能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注:上述觀點僅為基金經理當前觀點,不代表對未來的預測,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基金的投資策略將視市場情況在合同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調整。)
信誠新興產業(000209)成立于2013年7月17日,業績比較基準:中證新興產業指數收益率*80%+中證綜合債指數收益率*20%。其凈值增長率/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2016:-28.06%/-14.06%;2017:-12.7%/8.74%;2018:-30.47%/-24.44%;2019:42.03%/27.81%;2020:102.88%/37.56%。新興產業歷任及現任基金經理:孫浩中2020.2.5至今、王睿2019.8.28至今、鄭偉2013.8.16-2020.4.21、楊旭2017.2.28-2019.9.12、譚鵬萬2013.7.17-2015.5.29。(來源:基金定期報告、招募說明書)
風險提示:本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過往業績不構成任何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基金的投資策略、投資的比例及標的將視市場情況在合同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調整。購前請認真閱讀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資者在購買基金前需按照銷售機構的要求完成風險匹配檢驗,并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做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產品。本基金由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本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